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张永秀

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737202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有效的护理方法。对39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各种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三腔Foley尿管对流冲洗护理、拔出尿管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倒。患者随诊半年,无远期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和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尿路症状。BPH的发病率随着老年男性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组织学前列腺增生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80岁以上接近90%。有关前列腺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很多,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一致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损伤小,并发症少。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9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9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70岁以上11例。经B超、肛检及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术前伴随其他疾病18例,其中高血压7例,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糖尿病2例,消化道溃疡、泌尿系感染2例,并发2种以上疾病12例,均有1次以上尿潴留史,均有不同程度膀胱刺激征及膀胱出口梗阻症状。

1.2治疗原则

39例患者均术前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及病变部位,术中采取连硬外麻醉,对有并发内科病的患者请相应科室协助治疗,纠正各项重要指标至正常。术中常规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及血糖监测,术后留置三腔尿管行膀胱冲洗,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止血药治疗,加强营养支持。

1.3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住院时间7---10天,平均8天,术后膀胱冲洗1—3天,5—7天后拔出尿管。临床症状消失。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4例,短期内创面出血2例,术后尿道狭窄2例,经尿道扩张2次后排尿通畅。上述并发症经处理后均治愈,有部分患者随诊半年,无远期并发症发生。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饮食:嘱病人食用粗纤维、易消化食物,以防便秘;忌饮酒及辛辣食物;鼓励多饮水,严谨憋尿,以免诱发急性尿储留。

2.1.2泌尿系统的护理:有尿潴留或并发尿路感染、肾功能不良时,术前应予留置导尿,以便解除梗阻,达到引流尿液、控制感染、改善肾功能的目的。保持尿道外口清洁,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尿管每2周更换一次,叮嘱患者尿液引流袋的位置不高于尿道外口处,以免尿液反流。对伴有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应鼓励其多饮水,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1.3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方法的优点,如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术后膀胱冲洗是为了防止渗血形成血块填塞膀胱,消除患者及家属紧张心理,并根据老年人独特的心理、生理特点,应用心理知识,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治疗。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把在生疏环境中如何防止意外,作为入院卫生宣教的重点。

2.1.4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术前应配合医师对患者身体做详细检查,通常包括血及尿的常规检查、血凝参数、生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肾、膀胱和前列腺超声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

2.1.5改善全身状况,提高手术耐受性

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出现老化现象,许多人还伴有慢性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为此,应积极治疗老年性疾病,有吸烟嗜好者劝其戒烟,指导做深呼吸,练习有效排痰方法。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并观察疗效,嘱患者不要饱餐及用力排便,避免过度劳累。糖尿病患者应做好饮食、活动、药物的护理,控制好血糖水平。

2.1.6术前常规准备

术前鼓励患者多食高纤维素食物,增加饮水量,以保持大便通畅。术前常规备皮,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

2、2术后护理

2.2.1膀胱冲洗:术后常规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1—5天。(1)冲洗速度可根据尿色而定,色深则快、色浅则慢。前列腺切除术后都有肉眼血尿,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尿颜色逐渐变浅,若血尿色深红或逐渐加深,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2)确保冲洗管道通畅,若引流不畅应及时施行高压冲洗抽吸血块,以免造成充盈、膀胱痉挛而加重出血。(3)准确记录冲洗量和排出量,尿量=排出量-冲洗量。

2.2.2防止固定或牵拉气囊尿管移位,而失去气囊压迫膀胱颈口的作用,而导致出血。手术后最初几天通常会出现血尿,第一天会有鲜血,以后逐渐清澈。出血也可出现在手术后6-10天,此时出血可能是组织坏死用力解大便及久坐所引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3周也可因感冒、酗酒、刺激及活动量增加而致电凝痂皮脱落出血。

2.2.3病情观察: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疾病,加上麻醉剂手术刺激可引起血压下降或诱发心脑并发症,应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尿量可提示有无水中毒及肾衰的可能。除注意膀胱进出液量的动态平衡外,还应密切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如疲乏、思睡、头晕、呕吐、腹胀等,并定时做血清和电解质测定,应警惕是否发生TURS综合症,如有异常应立即准备抢救药品,氧气吸入,暂停冲洗,并立即报告值班医师。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膀胱区及尿道痉挛性疼痛,可立即停止冲洗,报告医生处理,除给予杜冷丁等镇痛药外,还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症状缓解后继续常规冲洗。

2.2.4膀胱痉挛的护理:膀胱痉挛多因逼尿肌不稳定、导尿管刺激、血块堵塞尿管等原因引起。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此时应嘱病人做深呼吸,以放松腹部肌肉张力。术后留置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按需定时注射小剂量吗啡有良好效果。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

2.2.5预防感染:病人留置导尿管加之手术所致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尿路感染和精道感染,术后应观察体温及白细胞变化,若有畏寒、发热症状,应观察有无附睾肿大及疼痛。早期应用抗生素,每日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外口2次,防止感染。2.2.6饮食: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进流食,鼓励多饮水,1-2天后无腹胀即可恢复正常饮食。

2.2.7注意保暖,预防心肺并发症

由于患者术后卧床,活动量小,有的伴有心肺疾患,易发生肺部感染。护士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痰,如痰多不易咳出,可给予雾化吸入;心功能不全者,给低流量吸氧。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要控制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应采用25℃的冲洗液。因手术中及手术后大量低温冲洗液的应用容易导致体温迅速下降,刺激机体温度感受器,使患者出现寒颤、恐惧等不适,并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活动,尤其是患者下肢的活动,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2.8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

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患者的衣裤、床单潮湿要及时更换,保持皮肤清洁。给患者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以减少摩擦力对皮肤的损伤,在骨突出部位可垫软枕。

2.2.9拔管后的观察和护理

患者手术后24-72h可停止膀胱冲洗,留置尿管2-3d后可拔除,让其自行排尿。拔管后要加强巡视,观察有无排尿困难、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排尿情况,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后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可能与后尿道阻力下降有关,要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尿失禁症状会逐渐得到改善。术后继发出血较少见,多由于痂皮脱落、便秘、术后活动量过大、腹压增加引起。应严格掌握拔管的最佳时机,加强拔管后的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嘱其多饮水,必要时给予缓泻或直肠润滑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猛。

3.出院指导

3.1适当饮水

患者拔管后开始自行排尿,要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1.5-2L/天,达到冲洗的作用。下午可少饮,使晚间膀胱不至于过度充盈,可减少夜尿次数,保持良好睡眠。

3.2指导练习

术后前列腺窝的修复需3—6个月,膀胱括约肌呈松弛状态,膀胱未充盈,可能会有溢尿及排尿次数增多现象,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化验尿,复查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可指导患者进行缩肛练习,注意不能忍尿、憋尿,以免影响逼尿肌功能,训练定期排尿,养成良好的规律。防止出血,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如提重物、跑步、骑自行车、性生活等,防止继发性出血。

3.3科学饮食

戒烟酒,不吃辛辣食物,要进易消化、含纤维多的食物,定时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用缓泻剂,防止便秘,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继发出血。

3.4定期检查

注意会阴部卫生,防止逆行感染。出院后3-4周到医院复查,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切除的只是前列腺造成梗阻的组织,以后还会有增生和癌变的可能,所以手术后每年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的相关检查。

3.5心理指导:前列腺切除术后常会出现逆行射精,不影响性交。原则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1个月,经膀胱前列腺切除2个月后可恢复性生活,少数病人出现阳痿,可先采取心理治疗,同时查明原因,可做针对性治疗。

4.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用高密度的电流破坏前列腺组织,使前列腺组织汽化,并在组织汽化层下形成凝固层,达到手术切除前列腺的目的。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各种并发症的护理,术后重点做好病情监测、留置尿管及膀胱冲洗的妥善管理、疾病的康复指导,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有效地减少术后出血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达到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舒适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玉海,邵强.前列腺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