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定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定量分析

刘长财

宁波市甬泰人防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6

摘要: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在面临灾害时的抗御能力及恢复能力,并且是辅助城市安全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城市防灾减灾中存在综合协调能力差"缺乏统一指挥的缺陷。本文采用频率统计法、特尔菲专家咨询法以及理论与实际分析法对预选指标进行层层筛选,确定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定量分析与评价的模型。

关键词: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定量分析

1前言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城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城市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水平,提高城市抵御灾害能力,减轻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发现,有关城市灾害的研究长期以来以单一灾种的灾害管理模式为主,而且尽管关于城市灾害的研究较多,但是主要是集中在围绕危险性和易损性两方面的研究,而城市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是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关键,只有通过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城市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才能使得应急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最优化的配置,真正减少和减轻灾害损失。

本文针对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首先从城市防灾减灾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方法研究入手,提出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然后从矢量投影的角度出发提出评价模型,最后利用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而为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和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我国城市防灾减灾的管理体制

灾害管理是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它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系统的中枢。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具备灾害源、灾害载体和受灾体三个条件,包含自然与人为两方面因素。自然灾害的可管理性,体现在通过科学地规划与协调人类的活动,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积极作用,尽可能消除削弱或回避灾害源,调节、控制或疏导灾害载体,保护、转移受灾体或提高受灾体的承灾能力,减少人为因素诱发的灾害源,达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损失的目的。

灾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灾害管理体制的健全。我国城市现有防灾减灾管理体系是在经济不发达、技术起点低的情况下形成的。目前,我国城市灾害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灾种、分部门、分行业的单一救灾管理模式。灾害的监测、预报、救助、援建等是由防汛、防火、防震等专业部门和民政规划建设等政府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的。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专业抢救队伍也是自成体系,各自作战。

这种单项灾害管理的模式有它的传统优势:各部门所管理的灾害与其职能基本一致专业对口容易协调,便于集中力量处置某种灾害和处理某些突发事故。这种体制虽然在抢险救灾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区,原有的救灾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应对城市中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其弊端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的效果。

3指标筛选确定

指标的应符合以下原则

(1)针对性:综合考虑评估对象的地域特征和本质属性,建立可明确反映评估对象特征的指标体系。

(2)完备性:指标体系应围绕评估目的,全面反映评估对象,不能遗漏重要方面或有所偏颇,否则评估结果就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备评估对象。

(3)准确一致性:指标的概念要正确,含义要清晰,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误判。

(4)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应符合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可比性,尽量采用可比性强的相对量指标和具有共同性特征的可比指标,使确定的指标既有阶段性,又有纵向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保证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同时尽可能采用标准的名称、概念、计算方法,使其具有可比性。

(5)客观性:为了减少人的主观影响,指标体系要尽量减少人为赋值,使其更加客观,能反映现实环境安全状况。鉴于目前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场调研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基于上述指标原则,采用频率统计法预选关键指标,然后采用特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专家意见去除部分不合理或者数据收集困难指标,最后采用理论与实际分析法对预选指标进一步筛选,最后确定图1所示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仅能客观全面反映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现状水平,而且各指标相互间独立性强、数据收集可行性好。

4评价模型

灰色关联投影法通过计算各样本间的关联度,既反映了其几何特征又反映了代数特征,是一种成熟的、简单的、准确的计算方法,适用于灰色系统评价。考虑到指标的属性、重要程度和可比性都不相同,而且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是由差到强的逐渐过渡,没有明确界限,指标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清楚,因此,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系统属于灰色系统范畴,灰色关联投影法适用评价这类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

5增强城市防灾综合协调能力的基本考虑

为了更好地加强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应对突发性自然害的决策和应急能力,需要从制度、组织、信息、技术等方面提高我国城市防灾综合能力。

5.1健全城市防灾减灾的制度建设

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标准四个层次上不断完善法规体系的同时,从而出台国家救灾基本法,使各项救灾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提高我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能力。

5.2加强综合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安全工作,加强城市灾害制度建设和管理组织建设。1989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领导下的减灾协调机构,负责制定国家重大减灾政策和规划,组织协调开展全国重大减灾活动和指导地方减灾工作。但从目前运行来看,要发挥减灾委的协调和指导功能,还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同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在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做好相互衔接工作。

5.3增强科技减灾力度,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增强灾害信息交流、灾害观测和预报能力。在灾害信息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努力实现信息共享。在加强灾害信息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建立灾害救助决策技术支撑体系,以提高在灾害不同阶段的救助决策能力。目前,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已经建成,这为我国的减灾信息共享提供了重要载体。减灾委办公室要加强协调,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建成国家减灾信息共享系统,使国家减灾中心逐步成为减灾工作的信息交流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紧急救援辅助决策咨询中心,环境和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建设是减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减灾委要和各部门加强协作,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保小卫星星座在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中早日发挥作用。

5.4抓好减灾队伍建设

提高灾害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各级减灾防灾部门要根据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把减灾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摆到重要位置,使他们在防灾、减灾及各种抢险救灾中具备的能力与承担的责任相适应。针对救灾工作中部分地区技术含量低、通讯和救灾应急车辆差等问题,今后要努力争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基层减灾装备和物资储备建设"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6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说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方法在客观性和综合性存在的不足,更加客观反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现状,能为城市安全与应急救援提供一定的基础,更加完善的城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模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周云,李伍平,浣石.等.防灾减灾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25.

[2]高庆华,刘惠敏.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23(1):97-101.

[3]许厚德.日内瓦战略使21世纪成为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减轻灾害和危险[J].劳动安全与健康,1999,(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