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各种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临床分析

刘晓

刘晓(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河南镇平47425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诊治特点,得出结论: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均为其发作时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前者治疗主要是提高并稳定心室律后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者治疗主要是及时复律,终止发作。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54-02

心源性晕厥为一过性意识丧失,严重时引起抽搐等症状称为阿斯综合征。现对37例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进行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37例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26—83岁,平均55.12±19.36岁。37例中均有1次或多次晕厥发作,阿斯综合征10例;首次发病者26例,过去有类似发作史11例。

1.2发作时心律失常类型

缓慢性心律失常1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3例合并抽搐,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室上性逸搏心律伴缓慢心室律4例,2例合并抽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起搏器功能障碍不起搏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22例:尖端扭转型室速(Tap)4例,1例合并抽搐,室性心动过速(VT)4例(包括多形性室速1例),心室颤动(VF)9例,抽搐发作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2例宽QRS波、3例窄QRS波。

1.3诊断情况

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l例首诊神经内科,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心电图示心动过缓转入我科;2例既往有心动过缓并反复晕厥病史。1例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HCM伴房扑3:1~11:1传导。4例室上性逸搏心律伴缓慢心室律中2例为地高辛中毒,诊断为房颤并缓慢心室律,心律30次/分左右;1例为自服美托洛尔过量致心动过缓;1例为在当地卫生院联合应用地高辛、胺碘酮、美托洛尔时间过长导致心动过缓。2例SSS中,入院时心电图示心动过速,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针,1例出现心脏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电监护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交替出现,均于3日内转上级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SSS。1例DDD起搏器植入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律38次/分,未见起搏信号及起搏波形。4例Tap中,1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入院,普罗帕酮针70mg静脉注射后未恢复窦性心律,十分钟后再次给予普罗帕酮针70mg静脉注射,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2例患者均有长期口服胺碘酮、地高辛病史,1例为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因不当饮食出现急性胃肠炎,短时间内剧烈呕吐、腹泻出现晕厥发作,心电监护示Tap。4例VT,3例为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例为DCM患者;9例VF,5为冠心病、心力衰竭,2例为风心病患者,2例为肺心病患者;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2例为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后出现低血压休克,1例为肺心病患者,1例预激综合症合并房颤;1例宽QRS波PSVT误为VT。

1.4治疗与转归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逸搏心律伴缓慢心室律共计12例,治疗后传导阻滞消失4例,7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针、阿托品等静脉滴注后心室律增加至60次/分左右,患者症状缓解后好转出院,1例到上级医院植入永久性起搏器(VVI)。2例SSS以心动过速入院,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针,1例出现心脏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抢救均存活,均因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交替发作于3日内转上级医院。Tap中,3例静静脉注射硫酸镁2.0g及利多卡因得到控制,1例演变为室颤行直流电复律1次终止发作。VT中1例盐酸普罗帕酮复律,1例使用利多卡因复律,l例自行终止,1例多形性室速给予利多卡因、胺碘酮应用,演变为室颤,给予反复电击除颤无效,患者死亡。9例VF中:电除颤7例,其中4例死亡,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2例VF自行消失后转为室性逸搏,抢救无效后死亡。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普罗帕酮70mg静脉注射1—2次转复4例,其中2例出现低血压休克,给予升压治疗后病情稳定,预激综合征伴房颤1例,给予直流电复律。上述患者追踪观察,2例到上级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后未再复发,1例经过2次射频消融治疗,症状未再复发。

2讨论

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晕厥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2)发作时心室率过快;(3)发作时间过长;(4)高龄。对于快速心律失常,临床主要是及时复律,终止心律失常。临床上可药物复律,主要有四类药物:I类为钠通道阻滞药;II类为ß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III类药为选择性延长复级的药物;IV类为钙拮抗药;另外还有未分类抗心律失常药。非药物复律如电复律、导管消融治疗。我院为基层县级医院,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靠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率低,主要是基层医院未能开展相关射频消融及介入手术,这方面知识普及率低,也与病人经济负担能力有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26.

[2]梁兆光,周玉杰,陈柯萍主编.现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ISBN978-7-117-0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