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评价的系统构建——从人的生存论角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工学结合评价的系统构建——从人的生存论角度

何向彤,张志成,汪幼辛

关键词:工学结合;评价系统;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2-0039-02

工学结合已成了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主题和发展方向。随着各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构建工学结合评价体系成为了工学结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工学结合的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对工学结合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一、理论基础

工学结合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关于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可见,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是出于人类社会发展本身的要求。工学结合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生产劳动)场景中进行学习和教学,工学结合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

工学结合系统本身应建立在人的存在上,其评价应当追求人的存在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基础上,提出“外在的客观世界”、“人与人的社会世界”和“内在的主观世界”三个世界的论述[2]。人首先在自然世界,即人与物的关系中获得生命体的存在;其次在社会世界,即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社会意义上的存在;最后在其自我主观世界中,形成自我的同一性,从而形成自我意义的存在。

工学结合的教育意义在于它在人的存在的三个世界中进行着实践,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一,工学结合要将学生置于一种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劳动(工作)情境中,从而使学生获取维持其独立生存的技能或能力,以完成第一世界的存在;第二,学生还会被置于由学校、教师、企业等精心营造的真实或一定程度虚拟的有组织的育人环境中,从而有助于将学生塑造成合格的社会人,以完成第二世界的存在;最后,工学结合一切活动都将落实在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过程中,即最终要有利于学生自我意义的形成,从而完成其第三个世界的存在。这样工学结合实践系统就由代表人与第一世界关系的生产劳动活动模式、代表人与第二世界关系的教育活动模式、代表人与第三世界关系的学习活动模式三个子系统的有机构成。这一复杂系统在有效满足人在第一、二世界存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第三种活动模式,最终完成学生的自我构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系统分析

本文所述的工学结合评价系统,是指工学结合系统内部的评价,是工学结合活动的组成部分,而非对整个工学结合系统的外部评价。工学结合活动包括了三个子系统,工学结合评价系统应当由它的三个下位系统,即三个针对子系统的外部评系统构成。具体而言,在生产活动模式中,要建立起针对学生与劳动对象(主体与客体)关系为主的外部评价模式;在教育模式中,建立起针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性)关系为主的评价模式;在学习活动模式中,学生需要在第一和第二世界的基础上形成自我发展,所以要建立起针对自我与客观世界、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的评价模式。就整体而言,因为工学结合指向学生个体存在的三个世界,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其评价系统的构建应该首先立足于学生个体视角,在个体的活动模式中完成对三种活动模式有效性的评价。

从子系统评价的两个层面上说,对子系统的评价是外部的、主导性的评价;而各子系统内部进行的评价活动,是辅助性的,可作为后者的信息来源和系统支撑。各子系统的两个评价层面使得人们进行工学结合评价实践时,容易混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谁来评价,评价谁,评价什么。显然,在三种不同的评价活动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主导性评价主体、辅助性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以及不同的评价内容(见下表)。

主导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他主导了整个评价活动的进行。辅助性评价主体是要进行评价的活动中的主体或相关者,他们可作为评价的参与者,构成了对评价主体的重要支撑。如对生产活动模式的评价,存在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的两种情况,校外实习中学生直接充当了劳动者的角色,对学生生产进行的评价活动可由企业人员主导,其他人员辅助;校内实训中,即在一种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在教学中理解生产活动,其评价活动主要由教师主导,其他人员辅助。教育活动是指教育者的育人行为,对其进行评价的主导评价主体不教育者本身而教育管理者;同样,对学习活动的评价,其主导评价主体不是学生本人而是教育者。

工学结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应实现完整人的意义和价值。这一功能是通过三个子系统的不同功能来实现的,生产活动模式中通过生产技术性的活动以实现个体生命存在,这个意义上它实现了社会生产的功能;教育活动模式中要求在社会交往性的活动中传递社会对于个体社会存在的规定性,这个意义上它实现着培养合格社会人的功能;学习活动模式则是为了实现自我意义和同一性的存在,这种存在的形成首先要求明确自我与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关系,然后才能达到实现学生个体化的功能。

工学结合自身的功能说明了其评价系统的取向。在生产活动模式中,要求判断学生的生产活动方式是否符合社会生产规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主要采用促进生产效率的效果评价取向;在教育活动模式中,要求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规定性,对其评价主要判断教育者的行为是否促成受教育者对教育和社会规范的认同,因此主要采用认同性评价取向;在学习活动模式中,着眼于学生自我形成和发展,对其评价主要旨在促使学生克服自我面对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时的缺陷或不足,因此主要采用促进自我反思的诊断性评价取向。当然,这些评价取向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任何一种活动模式都存在着一种主导性评价取向,并不会排除其他两种评价取向,事实上只有他们互相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形成完整的人的评价取向。

三、模式构建

评价过程涉及到的是一个对生活经验的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即一个认识的过程。哈贝马斯曾在他的《认识与兴趣》中提出了人类的三种基本认识兴趣:技术兴趣反映出主体对于征服自然、控制外部世界的愿望,它引发出对于自然世界的工具性活动;实践兴趣反映主体对于人与人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形成规范的愿望,它引发出社会精神世界中的交往性活动;解放兴趣反映出主体对于社会生活和固有思想的反思批判、追求自由和自我发展的愿望,它引发自我世界中的批判反思性活动。[3]解放兴趣需要以前两者为基础,是更为本质的一种认识兴趣,因为它是对于认识本身的兴趣,它指导的是对认识的反思与批判。[4]对生产活动的评价主要受技术兴趣指导,这是因为生产劳动的客观对象本身就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对这种活动的评价本身就应符合科学规律的要求。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受实践兴趣指导的。生产活动本质上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教育却应当理解为一种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显然,若对教育活动是否有效进行评价,必须遵守人类交往的原则。交往基于这样的原则:人类具有共同的行为与价值规范,人类交往正是对人类共同行为和价值规范的实践。在社会世界里,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交往,获得理解,达成共识的,形成规范的。如果在所有交往者间形成一种共识,那么它就会成为规范被每一位参与者所遵守。也就是说,这种规范应当能够有效地解释交往者的相应行为,否则就说明交往者并没有真正认可规范,交往就是失败的。在工学结合系统中,推动学生形成社会规范的主体不仅包括来自学校方的人员,还包括企业方人员;对教育行为有效性的评价不仅是对学校教育者(教师)行为有效性的评价,也应包括对企业中的教育者(企业指导人员)行为有效性的评价。

学习活动的评价主要受解放兴趣指导。实现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而解放兴趣正是通过自我的批判与反思,实现主体自身的自由与发展。在人类理想中,自我发展应由个体自由决定,但完全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学生完整自我的形成与发展,首先需要自我从外在客观世界限制摆脱出来,以获得生命体的存在;其次需要自我建立与他人的稳定社会关系,以获得社会人的存在。这要求学生不能局限于自我的世界,而是首先要反思自我与客观世界、自我与他人(社会世界)的关系,正是这种反思性的活动推动着学生不断地认识和实践,以形成新的自我。

哈贝马斯认为,解放兴趣指导的就是自我批判和反思。他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说明自我批判与反思包含了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和对自我的重新解释两个方面。在工学结合活动中,教育者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同样具有精神病医生与病人间的诊断模式,它包括了两方面:在生产活动模式下,指导学生反思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教育活动模式下,指导学生反思自我与他人的社会关系。而判断教育者评价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在经过对两个世界的自我反思后是否会形成新的自我认同。

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和落脚点,而工学结合的所有活动也都必须最终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工学结合中的生产劳动和教育活动的评价也必须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来实现,这正是出于工学结合作为教育活动要实现的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可见,解放兴趣指导的反思性评价应当成为工学结合评价系统中的元评价。

参考文献:

[1]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30

[2]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4-101

[3]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李淑梅.哈贝马斯的反思批判的认识论及其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