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欧阳莉佳

(武警贵州总队医院贵州贵阳550005)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在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施以完全管理模式的施行疗效。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44例。对照组(n=44)施以普通管理模式;探析组(n=44)施以普通管理模式+完全管理模式。将2组的管理效果、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探析组的管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施以完全管理模式,疗效可观,医学实践价值高。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完全管理模式;普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219-02

耐多药肺结核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肺结核类型,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1]。耐多药肺结核具有病程较长、病情发展缓慢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需要花费昂贵医疗费用,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有必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基于此,在现研究中,探究与分析在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施以完全管理模式的施行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44例。对照组(n=44)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区间27~76岁,平均年龄(48.13±4.02)岁;病程18~40个月,平均病程(28.10±3.01)个月;探析组(n=44)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27~75岁,平均年龄(48.05±3.62)岁;病程17~40个月,平均病程(28.25±3.10)个月。将2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显著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探究与分析。

1.2管理方法

对照组(n=44)施以普通管理模式,即饮食指导、定时巡检等;探析组(n=44)施以普通管理模式+完全管理模式,其详细管理措施如下:(1)组建完全管理小组。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科主任、主治医师担任管理小组组长,护理管理人员为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与引导下,主要对患者护理工作、监督工作以及随访工作进行负责。(2)建立健康档案。帮助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方案、用药信息、患者联系方式等。帮助患者完成各项基础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同步记录。(3)健康指导与评估。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病机制、防治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等,一方面可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正确认知程度,另一方面还可减轻或消除患者内心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提升患者对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安全用药,例如药物名称、药物服用剂量、用药原则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患者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根据所发放的服药卡进行指导。告知患者正确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叮嘱其按时服用,不得擅自增减药物,改变用药时间与用药剂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同步记录2组的管理效果、护理满意情况。将管理效果的判定标准划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治疗依从性高,无任何不良反应;有效:患者治疗依从性逐渐提升,不良反应少;无效: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不良反应现象较多。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χ2)(%)分别表示计数资料,(t)(x-±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P<0.05)则表示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的施行疗效情况

探析组的管理效果(97.73%),对照组的管理效果(86.36%);探析组的管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8278,P=0.0030),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2组的护理满意情况

探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97.7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情况(79.5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得到明显提升,(χ2=16.4116,P=0.0000),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是确保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重要保障[2]。合理有效服用抗结核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但滥用抗菌药物极易增强细菌耐药性。因此,应在患者治疗全程中提供规范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能够规律用药、安全用药。密切观察患者在用药后的药物反应以及不良反应,便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进而对提高用药依从性具有重大意义。完全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护理服务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多样性以及阶段性的特征[3]。在本次研究中,将完全管理模式的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指导与评估、用药指导等管理措施贯穿于治疗全程中,一方面可实时动态监测患者的治疗情况,另一方面还可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其身体早日恢复健康。总之,完全管理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表明,探析组的管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得到明显提升(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施以完全管理模式,疗效可观,医学实践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曹茂桃,徐飚.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9):1547-1550.

[2].罗世珍.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0):12-14.

[3].代晓琦,阮云洲,李仁忠,等.“医防合作”模式下实施DOT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不同治疗转归的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6,38(11):92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