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法治疗外科病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补法治疗外科病症

王峰1周迎春2

王峰1周迎春2

(1中医外科临床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150036;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中图分类号】R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362-02

【摘要】目的讨论补法治疗外科病症。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补益法作为一种补虚扶正的疗法,不仅在疮疡后期被广泛使用,即是在初起及成脓阶段亦有其使用价值。

【关键词】补法治疗外科

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以消除人体虚弱现象,恢复人体正气,消除疾病,早日痊愈的治疗方法,叫做补法。即《内经》所说“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之意。补法在外科一般适用于疮疡的后期,《外科正宗》谓:“凡疮溃脓之后,五脏亏损,气血大虚,外形虽似有余,而内脏真实不足,法当纯补,乃至多生”。因为脓液为气血所化,脓出过多则耗气伤血,再则在疮疡后期,机体经过较长时期的正邪斗争,亦会出现气血损伤,脏腑亏损的症状,如不补虚扶正,则不仅疮口不能如期愈合,而且因为正气亏损,邪毒还可能死灰复燃而变生他证。应用补益法,则“因共衰而彰之”正气得以恢复,自然“气血壮而脾胃盛,使脓秽自排,毒气自解,死肉自溃,新肉自生,饮食自进,疮口自敛”。

补益法作为一种补虚扶正的疗法,不仅在疮疡后期被广泛使用,即是在初起及成脓阶段亦有其使用价值,因为补益法的基本方面,是扶助正气,而正气虚损在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都能看到,但通常是以疮疡的后期阶段使用最多,这是因为调补气血对于生肌收口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而文献上及实际工作中都把补益法视为疮疡溃后的必用之法。同时补益法在皮肤病和其他外科疾病中也经常得到运用,如卫表虚弱而发瘾疹,就要应用益气固表法;皮肤干燥作痒,脱屑,多由阴血亏损而致,就要应用养血润肤法;而脱肛不收,就应使用益气升提法。因而补益法在外科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补法通常分为益气、补血、滋阴、温阳及气血双补五个方面。正确运用补法必须照顾到机体全面情况,如补气补血虽有重点,但又不能截然分开,如补血宜加入益气之药,以助生化,或者着重补气以生血;而气虚则多用补气药,一般较少加入补血药,这是因为补血药多滋腻,易于滞气;如出现气血两虚,则可气血双补。补阴补阳亦是如此,阴阳有互根关系,它们是互相促进,互相维系的,因此在补阴补阳的时候,不能只强调一面,而应看到阴阳是一个整体,必须互相兼顾,这和缺什么就补什么还不能等量齐观。

一、益气法

适用于肿疡疮形平塌散漫,顶高不突,成脓迟缓难于破溃,而兼见呼吸气短,语声低微,疲乏无力,自汗,食欲减退,脉虚无力,舌淡苔少等症。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多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药物。

二、补血法

适用于疮疡破溃难以收口,生肌迟慢,脓水清稀而兼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或崩漏不止,舌质淡,脉细无力者。常用方剂为四物汤,多选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鸡血藤等药物。

皮肤病中如见皮肤干燥、脱屑、肥厚、粗糙等症而伴有血虚症状者,宜养血润燥。

三、气血双补法

临床兼见气虚,血虚症状者,应用气血双补法治疗,如疮形平塌散漫,顶不高突,成脓迟缓,破溃日久不敛,脓水稀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虚大无力。常用方剂如八珍汤,多选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当归等药物。

四、滋阴法

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稀少,疼痛,疮口难敛等症而兼见口燥咽干,耳呜目眩,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形体消瘦,妇女经少,腰酸腿软,脉细数,舌红少苔者。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多选熟地黄、山茱萸、麦冬、天冬、旱莲草、女贞子等药物。

五、温阳法

适用于疮疡肿形软漫,不易酿脓腐溃,溃后肉色灰暗,新肉难生,而兼见大便溏,小便清长,肢冷自汗,倦卧嗜睡,形寒畏冷,脉微细,沉细苔薄舌淡等症。常用方剂有桂附八味丸,多选附子、桂枝、肉桂、仙灵脾、鹿角片等药物。

六、注意事项

1.《外科启玄》谓“言补者治虚之法也”,因之在正虚之时使用最为恰当。如正虚而外邪未尽,表邪仍在,毒邪正盛,俱当先祛外邪,必要时可扶正祛邪,以免留邪为患,为害更烈。故补益法在阳证疮疡溃后,一般多不应用,如需运用,也多以清热、养阴、醒胃三法,当确显虚象之时,方加补益之品。当火毒未清而显虚象之时,应以清理为主,辅以补益,切忌大补。

2.补益法若用于毒邪炽盛,正气未衰之时,不仅无益,反有助邪之弊。

3.运用补益法时,应注意患者的脾胃功能,如脾胃功能较差,可于对证方药中酌加醒脾理气之药,达到“补而不滞”,以防“虚不受补”,此即“填补必先理气”之理。

4.运用补益法虽以“但见不足者补之”为原则,但单纯气虚、血虚、阴虚等则较为少见,必须根据具体症情,灵活施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523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第32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