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创新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1

浅谈初中物理创新教育

闫邦金

闫邦金(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鄢家初级中学四川德阳618500)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7-009-01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忽视对学生个性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些不良问题已经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并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有关政策文件规定,新一轮课改在如火如荼的推进。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标。为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相应新课改和推动素质教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

一、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欲望

我们要积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构建一种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难点、不同层次学生的客观实际,将学习自主权交给全体学生,组织和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设计一系列实验区完成,进一步树立学习自信心。学生纷纷踊跃发言和主动实践,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会适应这种的学习方式,此外,物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优势,引导他们结合教材完成实验目标,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推动学生在旺盛的创新欲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二、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质疑发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发问,即使一个肤浅的观点,教师都要给与肯定,一般而言,不同层次学生都拥有独立思想,物理教师可以适当听听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思维去看待问题,取得的效果由全体学生进行评价。没必要形成统一认识,只要是言之有理,教师都不要打断和忽视。此外,物理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有意识和有步骤的阅读教材。对于那些肤浅易懂的知识点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和自主解决。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和生活化问题,物理教师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讨论,,形成不同认识,结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意识。

三、初中物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动机

物理教材中,富含多种形式的实验,物理教师要善于挖掘和高度重视,,此外,物理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独立设计一些实验,进一步验证教材中的规律或者利用书哟规律去解释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由此一来,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目的而且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种现实实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纷纷踊跃发言,主动实践。促使学生改进一些现实生活不尽人意的地方,探究创新动机。

四、初中物理教师要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物理教师要以全新理念和立体化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由量变到质变。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思维集中性

在讲解一些物理概念、定律的时候,物理教师要组织学生细致观察、主动分析和概括总结这些知识点,此外,增加这些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性,进一步延伸这些物理概念和定律的外延,促使学生亲身体验物理思维方法的严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集中性。

2.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

常言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因此,物理问题解决途径绝非一种。为此,在进行一些实验时,在仪器和知识一定的情况下,解决途径多种多样。然而每种解决途径都具有单一性都是验证这物理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提供一些具有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和思维发散性。

3.培养学生思维评判性

一般而言,新事物都是产生于旧事物之上,为此,物理教师要激励学生质疑前人知识和陈述己见,在综合比较中,全方位解决问题。中观古今中外,一切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在质疑发问中获得成功。为此,物理教师要对学生的疑虑不要粗暴干涉和压制,而要组织学生自我评判,以免扼杀学生创造力。

4.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新,需要不同的理念和先进理念。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要进一步彰显学生个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比如:学生独立自主设计、不同层次学生互相发问。此外,物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获得成果,另辟蹊径的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独特性。

言而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绝非一蹴而就,更不是区区几节课堂就能实现的。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自始至终秉承这一教育理念,旷日持久和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