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小学水墨画教学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小学水墨画教学探微

郑雄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弼教小学528313

摘要:水墨画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虽然于近几年被纳入到小学教学过程中,但在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从国内小学水墨画教学开展情况来看,与儿童画其他科目进行对比其效果并不理想。水墨画属于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将其纳入到小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其必要性,但显然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教学方式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也是导致水墨画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文章借助于对当前小学水墨画开展情况的观察,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着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优化建议,其意义在于为推动我国小学水墨画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水墨画教学现状

水墨画属于我国独有的传统绘画方式,用简单的水与墨便能够展现出深远的意境以及优美的形象,被称之为是我国绘画的代表。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内容,水墨画这种绘画艺术需要被继承与发展,而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便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发展形式。近年来国内部分小学陆续将水墨画纳入到小学生美术教学活动中,但从整体开展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其原因包括水墨画的工具与材料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技术难度也相对较大,导致教师更倾向于对水彩画与素描等内容的教学,从而忽视了水墨画这种传统的绘画艺术。水墨画在教学活动中仅仅以每周1-2次的频率出现,而基于其教学难度来分析,此种课程设置很难让学生切实地掌握这种绘画技术,也难以提升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来看,有必要对针对水墨画的教学特点对其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创新发展。而下文中将以此作为方向展开探讨。

一、小学水墨画教学现状

1.教学条件与教师教学观念现状

从教学条件来看,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工具与材料较为复杂,而水墨画在小学开展的时间不长,普遍小学在水墨画教学工具上也会受到限制。这种限制性也导致教师将教学重点转移到理论教学方面,而实践活动则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此种过于理论的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参与水墨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了小学水墨画的教学效率。就教师教学观念方面来分析,虽然在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都已经有很大地改善,但仍然有部分教师维持着较为陈旧的教学观念;对于现代先进教学经验的吸收较少,针对水墨画教学也多认知为是继承传统。当前多数小学美术教师对于水墨画都没有一个深入地认识,仅仅了解其表面,往往会指导学生去临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忽视了儿童的情感兴趣表现,难以保障教学效率。

2.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现状

就教学方式来讲,当前小学水墨画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更多的是倾向于理论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水墨画的来源、在我国绘画中的地位、绘画技术等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多是被动地听讲。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在学生临摹的过程中对绘画技巧等给予指导。就课程设置来讲,水墨画课程多以一周1-2节的频率出现,也就是说普遍学生仅一周才能够接触到一次水墨画课程。其多数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设置水墨画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初期接触水墨画,教学内容多是水墨画相关知识,直到五六年级才开始动笔临摹与尝试创作。此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课程的设置情况本身就已经成为了提升水墨画教学质量的限制性因素。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课程不多的条件下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评价形式现状

原有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方式以教师进行结果性的评价形式为主,也就是说技能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此种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过于关注结果,不能够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出评价,且以教师的观点为主,缺乏学生的意见参与。在课程改革后,新课标下评价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评价方式也更为多样化。包括教师评价、师生互评、自评、随堂点评等,形式上较为新颖,但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评价方式不多,且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课堂评价等方式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其实际价值。例如,水墨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选择一副水墨画提出好不好看、线条处理好不好等问题,而学生多会统一地回答好。此种评价并没有实际意义,学生并没有理解这幅画的意义所在或是绘画技巧等。

二、小学水墨画教学优化策略

1.创新与扩展教学材料

水墨画属于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小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此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将小学生心理特点作为基础,创新小学生接受此项传统艺术的方法。传统水墨画与西方绘画相比,传统水墨画的视觉效果较为单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西方绘画表现形式与传统水墨画进行结合,并将其纳入到水墨画教学活动中,促使小学生能够结合传统水墨画与其他颜料结合进行绘画。传统水墨画所用材料较为特殊,但其实可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材料进行替换,例如皮纸、报纸等。在材料上的创新有助于扩展水墨画的表现空间,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此种创新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为主动地投入到水墨画学习中去。

2.选择具有生活性的题材

现代教学环境下,各种多媒体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屡见不鲜,而小学生也能够借助于这些平台了解到更多新鲜事物,就这一点来看,水墨画的教学应该尽量的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小学生对于国画基本没有了解,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其在各种作品中或是水墨画大师中去感受文化、生活、情感等气息。若条件允许教师可对本地区内的水墨画大师进行讲解。例如,黎简便是一位水墨画大师,教师可对其成长经历以及水墨画作品等进行介绍。此种讲故事的教学方式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其在故事中体会传统的水墨画艺术。另外,教师可对水墨画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学生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题材。例如,小学比较喜欢的卡通形象便可以作为水墨画教学题材,将这些卡通人物的形象作为临摹作品,指导学生利用水墨画绘画技巧对其进行临摹。学生面对各种卡通形象会更为认真地去临摹,原本枯燥的临摹也将会具有趣味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提升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新课标中强调了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基于这一点要求,教师应该以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水墨画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墨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或是其他辅助教学工具,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接收教学内容。例如,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各准备一个装有水的小盆,在水盆中倒入一点墨汁,在其扩散后将宣纸放入到水盆中并取出,纸张会形成烟或是雾的形象。这时教师可让各小组的学生去描述纸张上的形象,并向学生讲解这是水墨画中的一种晕染效果。除此之外泼墨法、滴染法等均可以应用到水墨画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水墨画学习中发现快乐、感受文化。

全文以小学为例,对传统水墨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能够看出当前小学水墨画教学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其限制性因素包括小学美术教学观念、教学材料、教学方式等。水墨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对其继承与创新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而应对当前教学质量并不理想的情况做出调整,建议小学美术教师在课程设置较少的条件下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创新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在提升学生参与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强化水墨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征宇小学美术课程中传统水墨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05,(24),146。

[2]范元生小学创意水墨画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9,(16),156。

[3]郭强浅谈小学水墨画教学中特殊技法的艺术魅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