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普外科的应用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整体护理在普外科的应用与探索

彭莉

彭莉(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江油621702)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006-02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普外科的应用与探索。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267例行中心静脉导管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本组病例中有9例发生静脉炎。导管培养阳性18例,血培养阳性12例。可能影响普外科感染耐药性的因素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的性质、静脉高营养治疗、抗生素滥用、导管堵塞、留置时间等。结论规范各项相关护理制度以及操作程序,严格认真的做好整体护理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普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普外科整体护理医院感染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wholenursesinthesurgicaldepartmentapplicationandexploration.Methods:Usingrandomsampleof2010Januaryto2011Decemberinourhospitalsurgicaltreatmentin267casesofcentralvenouscathetersinhospitalizedpatientswereinvestigatedretrospectively.Results:Inthisgroupofcasestherewere9casesofphlebitis.Cathetercultureswerepositivein18cases,positivebloodculturein12cases.Mayinfluencethesurgicalinfectiondrugresistancefactorsare:age,gender,thenatureofthedrug,treatmentwithintravenoushyperalimentation,theabuseofantibiotics,indwellingtimeofcatheterblockage,etc..Conclusion:Standardizingthenursingsystemandoperatingprocedures,strictseriouslycarryoutholisticnursingcare,canmaximizethereductionandpreventionofsurgicalinfectioninhospitals.

【Keywords】GeneralSurgeryholisticnursingcarehospitalinfection

本文主要以普外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67例患者针对性治疗与观察,采用病原学检测分析,为进一步对做好整体护理在普外科的应用与探索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267例住院患者,年龄在20~73岁,平均年龄49.63±17.83岁。其中男性为149人,平均年龄49.55±18.63岁。女性为118人,平均年龄47.94±17.06岁。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疾病史、健康状况、生活饮食情况等。

1.2.2普外科感染耐药性危险因素的分析

首先将各种可能的普外科感染耐药性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再将各种影响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可能影响普外科感染耐药性的因素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的性质(如脂肪乳剂使用)、静脉高营养治疗、抗生素滥用、导管堵塞、留置时间等。

1.3置管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

1.3.1PN的补液速度

PN输入速度通常控制在30~60滴/min,要均匀的滴入。

1.3.2导管的固定及皮肤的护理

置管周围皮肤的护理也是PN治疗期间的需注意的重点之一,不注意皮肤的护理容易引起感染。

1.3.3细菌培养

置管后留置时间最长3个月,最短1周,停止后导管做细菌培养。

1.3.4导管阻塞的处理

一般患者不容易阻塞,不要在置管导管内抽血,输液毕要用NS10ml封管。但脾切除后患者容易阻塞导管。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普外科感染耐药性拟分析的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正态性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普外科感染耐药性情况

本组病例中有9例发生静脉炎。导管培养阳性18例,血培养阳性12例。根据诊断标准[1],符合导管细菌定植14例,符合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2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中,发热病人6例。外周白细胞计数升高。导管培养及缸培养分离纠的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导管培养中草绿色链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菌5例,白色念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血培养中白色念球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尿肠球菌2例及铜绿假单胞菌3例。

2.2普外科感染耐药性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为分析几种因素与普外科感染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将所要分析的因素进行量化,将各种分析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普外科感染耐药性影响因素是与药物的性质(如脂肪乳剂使用)、静脉高营养治疗、抗生素滥用、导管堵塞、留置时间有关。

3讨论

对于应用普外科药物治疗的病人来说,防止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工作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严格的导管管理和无菌操作在延长导管使用、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2]。按照各项规范相关的制度和操作程序[3],严格认真的整体护理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4]。

本组结果显示普外科感染耐药性影响因素是与药物的性质(如脂肪乳剂使用)、静脉高营养治疗、抗生素滥用、导管堵塞、留置时间有关。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减轻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患者手足可以自由活动,没有约束感,使患者心情舒畅、可以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长期应用不会产生静脉炎,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普外科感染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种类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控制和监管是非常必要的。抗生素滥用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的生态压力,增加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危险性,随着使用种类的增加其感染率也明显的增高[5,6]。

参考文献

[1]NaomiPO,MaryAE,PatohenD,eta1.Guidelinesforthepreventionofintravascularcatheterinfections[J].MMWR,2011,51(10):27-29.

[2]孙少川.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0,28(1):50-52.

[3]吴红娟,陈雪峰,张美英,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34-135.

[4]吴国豪.普外科术后感染耐药性的防治[J].肠内与肠外营养,2010,29(3):181-184.

[5]阎玉矿,刘辉,李德宁等.普外科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7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