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着火原因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析汽车着火原因及预防措施

马志雄

马志雄

甘肃陇运交通职业培训学校

摘要:如今我国在工业化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汽车日益普及,客运、私家车等不断增加,然而汽车所引发的安全隐患也随之增长,其汽车火灾的安全隐患,极大损失了人们宝贵的生命与财产。所以笔者用实例来分析车辆的着火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汽车;着火原因;预防措施

本人多年从事汽车检测、检验、鉴定工作,在工作中曾多次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做过多起检验、鉴定、试验等。在实践工作中受理了大量的有关汽车着火案例。

一、引起车辆着火的典型实例:

1.油路故障引发的着火

汽车是以燃油作为主要燃料而提供动力的。燃料中的汽油、柴油都有很好的可燃性,当燃料泄漏遇到明火或高温时极易燃烧形成火源而引发着火。当然,汽车在设计燃油油路时,是用封闭的油路来输送或回流燃油的,但仍然有以下情况能够发生燃油泄漏引发火灾。

1.1工艺布局不合理

生自然事故。经仔细查勘发现,该车型汽油箱及燃油泵均设计在汽车的后部,通过金属软管连接到汽车前部,然后用橡胶软管与发动机燃油供给装置连接,金属管与橡胶软管之间的联结仅靠弹簧卡子固定,油管联结下方正好是发动机排气管。

1.2更换不合格配件

输油管本身处于高压、腐蚀、及长时间的缓慢氧化等倾害。因此,若使用不合格的输油软管极易产生老化、龟裂、渗油等情形。

2.电线故障引发的着火

汽车的电器设备系统本身就很复杂,尤其是现代汽车产品越来越电子化、自动化、人性化、现代化,给广大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电器系统的维修作业却变的比较困难,而电器系统的故障引发的汽车着火事件也较为频繁。

2.1车辆带电路故障上路行驶

2006年8月,本人受“甘肃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巡警支队南华大队”(位于张掖市高台县)委托,进行车辆技术鉴定。在张掖市至高台县的途中(夜间),本人乘坐的牡丹牌客车空调出现了故障,驾驶员关闭空调后继续行驶,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闻到车上有胶皮烧糊的气味,经仔细检查,发现工作台下方前照灯线路被烧,于是驾驶员关闭前照灯开关又继续行驶。至达车站后,全车乘员立即下车,大约不到2分钟的时间,该车突然起火,不到20分钟的时间,整个客车已被烧的面目全非,仅剩车身骨架了。最终,经调查、鉴定表明,正是空调部分电路故障,导致了这次着火事件的发生。

2.2蓄电池电缆线被磨损短路

2008年12月,本人受“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武威市分公司”(位于武威市)委托,去武威进行车辆技术鉴定。当时,一辆线路为“兰州”←→“武威”的客车驾驶员,因为家中有事,就在凌晨不到一点钟便从“武威市”去往“永昌”,结果行驶不到两公里路程,驾驶员发现驾驶室内仪表板下冒烟,随即出现火苗,待驾乘人员(驾驶员与车主两人)逃离车辆时,车辆已驶出路面,车内迅猛燃起大火,20分钟后,待消防人员赶到现场,车辆已经严重烧损。

2.3车辆维修造成电路隐患引发的火灾

2013年5月,一辆轿车与人力三轮车轻度碰撞损坏保险杠、散热器和左侧前照灯。按保险公司的要求进入维修厂维修后,车主开车出维修厂仅几百米,引擎盖下即冒烟,紧急停车后,车主将车送交正规特约维修站拆检。

3.汽车机械方面引发的着火事件

3.1制动器过热引发的汽车着火

2012年2月,一辆半挂牵引车在“刘白”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后轮起火引发火灾。从驾驶员报案到消防队员赶到现场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的时间,整个挂车被严重烧损。经现场查勘,结合车辆的烧损状态及当天的天气状况,该车着火主要是车辆在重载状态下,在长下坡道路上行驶时,由于驾驶员长时间的频繁采取制动,以至于制动器将大量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车轮的温度急剧上升,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轮胎被燃烧,最终导致车辆后部烧损严重,加之当时风势是由车辆后方向前方方向,便造成车辆的烧损状态是由后到前,烧损程度呈逐渐减弱状态。

3.2离合器过热引发的汽车着火

2014年4月一辆武装押运车(厢式运钞车),在由皋兰向兰州方向行驶的途中,当车辆上坡行驶(车辆满载)时,驾驶员感觉车辆总是动力不足、上坡吃力,于是驾驶员便采取措施:低档位、使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状态、油门处于最大状态,结果车辆行驶不到5分钟,感觉驾驶室下面有异味、温度极高,当打开驾驶室时,发现底盘一片通红,于是驾驶员便用随车灭火器进行灭火。

3.3涡轮增压器故障引发的着火

车辆后装市面上常见的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汽油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火灾,发动机舱被全部烧毁。结果发现,涡轮增压气的废气控制系统(为防止增压过度上升,适度地使废气旁通过排气涡轮的装置)由于堵塞,致使增压异常上升,混合气的压缩温度大幅度升高,发动机引起爆燃,自点火的点火时间逐渐提前,最终在进气门关闭之前就已点火。

4.其他情况引发的着火。

4.1车内放置可燃物

2016年8月,一辆轿车在阳光下停车,车主顺手将一简易打火机放在驾驶室内仪表板上离去,轿车发生自燃。

4.2车厢内吸烟

2010年7月,一辆小客车载客运行,由于天热,车厢两侧门窗均打开,行驶中前排乘客吸烟后向外扔烟头,不料烟头又刮进后排座椅上,后排座椅上当时没有人坐,烟头点燃了座椅及其他物品发生火灾。

4.3车外枯草引发的着火

每逢夏日小麦收割季节,在城乡公路上(或打麦场上)经常发生许多车辆着火事件。本人分别受到几家保险公司委托,对几起车辆着火事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大同小异:基本上全是小轿车,而且都发生在县乡公路的麦草中。

二、车辆发生火灾的诱因:

1.车辆发生着火的条件为:

起火源的产生→起火源与可燃物相结合→可燃物的供给,即车辆着火的三要素是:(1)产生起火源(2)提供可燃物(3)起火源与可燃物相结合。

2.起火源的产生:

(1)破损的电路发生短路、破损的蓄电池+端子接地短路、前照灯(或后尾灯)破裂、车身静电放电等所产生的电弧火花及电热。

(2)排气歧管、排气管、催化消声器、消声器、排气等产生的排气热及火星。

(3)侧翻滑行的车身与路面或墙壁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热或摩擦火花。

(4)车内明火、香烟或外来火源等。

3.燃料泄漏的主要原因:

(1)油箱破坏、被挤压;油箱加油盖脱落;油箱加油管脱落;燃油管、软管龟裂、脱落。

(2)化油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等破裂。

(3)LPG(液化石油气)软管的龟裂、脱落等。

4.除燃料之外的可燃物有:

(1)润滑油的泄漏。

(2)配线包皮。

(3)座椅的纤维材料。

(4)车外枯草及车辆维修保养阶段遗忘在发动机舱内的棉纱、塑料、纤维物料等。

5.车辆着火的部位主要有4个:

发动机机舱,客厢,行李箱,车外。

三、引发车辆着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引发车辆着火的原因:

(1)汽车油路引发的着火。

(2)汽车电路引发的着火。

(3)汽车故障引发的着火。

(4)汽车碰撞、碰擦事故引发的着火。

(5)车辆维修、维护造成的着火。

(6)车辆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挡及麻痹大意造成的着火。

(7)车内明火、外来火源及自然灾害条件造成的着火。

2.预防措施:

(1)首先在选购车辆时,应看好车型,仔细检查车辆的整车技术状况及性能,了解车辆的售后服务。

(2)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车辆的性能特点,杜绝违规操作,严禁车辆超载、超常规、超速运行。

(3)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应加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维护、维修习惯,发现车辆有故障,决不能带有侥幸心理,应及时排除。

(4)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注意道路、车辆的信息反馈,时时调整自我精神状态,决不能疲劳驾驶、麻痹大意、强行超车、赶车、赛车,远离危险地带。

(5)严禁车内吸烟、放置易燃易爆物品,车内行李(或易燃物)应远离车辆的高温地带。

(6)禁止对车辆进行违规的私自改装、改造或不合理的装饰、装潢。

(7)加强消防意识并了解消防知识,随车应配备消防器材,当车辆发生火灾时,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