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3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熊晓轶

熊晓轶/河北金融学院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多边贸易合作日益频繁,各国也在努力提升经济实力进而提高世界地位。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的扩大,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了我国现行的贸易政策的现状,并指出了现行贸易政策中存在的导向不明确、定位不当、保护过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问题

我国现行的贸易政策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国家的实际和发展规划,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制定而成的,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基本情况

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适应当时的历史经济政治情况,曾经出现几次大的调整,主要是1949—1978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政府所有的国营外贸公司负责,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我国新兴的各类工业;1978—1992年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出口体系的建立,同时对进口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1992—2001年的贸易自由化倾向的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采取下调关税等方式放宽了对进口的限制,采取了继续执行出口退税和开展出口援助等措施加大出口,使国家连续多年处于贸易顺差[1],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2001年以后的对外贸易政策从单向开放到相互多变开放转变,同时,更加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则,贸易内容也由单纯的货物为主改为了货物、服务多元化的贸易形式。

(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等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不能只专注于国内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在对外贸易中寻求国家的发展机遇,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世界地位和话语权。从我国的贸易历史来看,由于我国商品在发达国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贸易对象主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存在贸易对象范围偏窄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打开并占领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由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工业起步较早,工业制造业等很多方面较我国发达,产品的准入标准相对也较高,这对我过出口的商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一度“MadeinChina”成为了劣质商品的代名词,要想拆掉这个劣质商品打在中国出口商品身上的隐形标签,需要我国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知名度上下功夫,只有自身的产品过硬,才能够真正做好“中国制造”这个品牌,也才能使我国生产的产品真正得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认可,进而实现我国产品出口的地理性平衡,为我国产品出口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同时,对外出口的不断扩大,还将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继续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同时可以通过扩大出口,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的缓解我国的失业率等社会问题,促进国家的和谐稳定。

(二)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我国要开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就需要不断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以及与其相关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西方国家工业起步早于我国,工业化发达程度也较高,他们有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设备先进,生产技术也优于我国,我们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就必须从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加强生产管理。我们要从西方发达国家吸收好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更新我们的管理观念和思路,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列宁曾指出:“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速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我们要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些生产设备的精度高、效率高,能够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而且可以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从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有了好的设备,只是照搬照抄是不行的,不知要能用、会用,还要使其更好用,要能够改造这些设备,使其更好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认真地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生产技术。

二、我国现行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现行的贸易政策是国家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做出的科学决策,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加速国内经济繁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贸易政策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今国际贸易的环境,表现在一些对外贸易问题逐渐凸显,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很好的解决。

(一)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服务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发展滞后的状况,服务贸易的无论从数额还是质量都不及货物贸易,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而世界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例为1:4.2,我国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

(1)我国的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贸易规模较小,而且贸易的质量不高。据统计,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在60%至80%之间,而我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只有1/3,这显示我国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总量整体偏小,服务业发展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况,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业普遍水平较低,在国际市场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很难打开国际市场。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一是出口行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出口行业主要为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这些行业大多为垄断行业,政府参与的成分较多,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不能很好的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紧迫感,使得这些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偏弱,无法打开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市场。二是服务贸易的地区结构不合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地理上据我国较近,经济贸易关系密切的香港,这些地区和国家与我国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而其他地区和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合作则比较零散,没有真正形成较大的规模。三是国内对外服务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国内的对外服务贸易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这些城市由于海上交通的便利条件,对外贸易较多,相对的对外服务贸易也较内地较多,他们具有先天的贸易优势,内地城市和地区由于交通相对不便,对外贸易本身所占的份额较小,服务贸易的份额就更小了。

(3)我国的服务贸易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建立比较落后,一直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系统的对外服务贸易法律体系,虽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部分对外服务贸易的法律,但在很多的对外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仍处于停滞状态,对外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即使一些已经颁布的对外服务贸易法律,也有很多的问题,如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具体,使对罪行的判定的可操作性不强,给对外服务贸易法律的有序、有效执行造成了阻碍。同时,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立法缺乏与国际上通行的服务贸易法律存在衔接上的差距,对某些特定领域的规定有不同的表述,这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将是不小的阻碍。

(4)服务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存在服务中的互相推诿,管理中的多头管理等问题。由于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受到工商、税务等多个不同部门的管理,这些不同部门的管理原则也会有所不同,同时地方的管理与中央对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也存在差别,另外,不同的对外服务贸易类型的管理也存在差别,这主要是对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造成的,因此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技术贸易壁垒对对外贸易产生了阻碍

(1)严重影响对外贸易中出口的增长。我国的出口主要是面向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这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

(2)导致了更多的国际贸易纠纷。由于技术贸易壁垒的实现本身就是一国对别国商品进口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倒是如我国这样的贸易出口大国面临对外出口的困境,这样的利益冲突,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必将导致国与国之间贸易摩擦的增多,形成更多的贸易争端。

(3)增加了贸易成本。我国外贸企业的贸易壁垒已经不只是存在于生产流通的过程中,甚至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也存在,不止如此,贸易壁垒已经不单单是对商品的限制,还逐步发展到对服务领域的限制,这已经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由于这些贸易壁垒的存在,隐性的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贸易成本,制约了对外贸易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对外贸易政策保护过度

我国对一些重要企业的保护,其初衷是为了保证其能够在竞争相对较小的环境下可以更加迅速的发展,更好的掌握产业的前沿科技,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最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更好的条件。可是,无论如汽车产业、软件产业、石油产业等,在国家的贸易政策的保护下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贸易保护使得企业失去了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无法真正激发企业全体的最大潜力,这些企业处于旱涝保丰收的状态,这样的低迷发展使得我国的很多产业不仅没有赶超上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反而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越来越远,我国的产品只能在国内市场取得较好的收益,真正面对国际竞争时,不具备打开国际市场的实力,同时,对于已经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企业只是实行了“拿来主义”,没有真正的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实行贸易自由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刺激企业的“懒惰神经”,促使他们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速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更好的适应现代经济对企业的要求,增强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贸易政策措施体系不完善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贸易的措施没有很好的配合,对外贸易政策提出的各种贸易思路,在真正的对外贸易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和不符合的情况,没有实现贸易措施对贸易政策的很好的执行和配合效果,反而有时对对外贸易政策的实现起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用于扶植新兴产业,可是,却忽略了针对我国的现有的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和利用,引进的技术无法很好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从而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无疑对我国的优势资源是一种浪费。

【参考文献】

[1]刘倩男.浅谈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1(45).

[2]戴罗仙,等:金融危机下我国贸易政策选择思路[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