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地铁隧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

张世红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式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地铁隧道规模不断扩大,加之选择地铁作为交通出行方式的人们越来越多,这对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地铁隧道的工程质量,满足运营安全与使用年限,就必须做好地铁隧道的防水工作。但是,地铁施工人员普遍了解地铁隧道“十缝九漏”的情况,尤其是施工缝的漏水。虽然现阶段的地铁工程中有许多处理施工缝的方法,但是不同处理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与标准,造成许多操作人员由于没有全面了解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的方法,而严重影响了地铁隧道的施工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对地铁隧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刻不容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相关概述

1)地铁隧道的防水类型。从总体上来看,地铁隧道的防水类型可以划分为3种,即排水型、防水型和防排结合型。其中,排水型是指在保证地铁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将地下水排放到隧道内部的排水系统中;防水型是指利用防水材料将地下水封堵在结构衬砌之外或利用注浆方式将地下水的流通道封堵;放排结合型则是通过初期支护将大部分地下水封堵在结构衬砌之外,再将小部分地下水通过隧道内部排水系统排出,可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降低排水费用。

现阶段,我国地铁防水处理办法普遍采用防水型与防排结合型。防水型是十分直接、便捷的一种排水方式,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结构衬砌一直受到水压力的影响,相比另外两种方法而言,防渗漏性不强,并且一旦发生漏水也难以解决;防排结合型能将防水与排水的优势有机结合,虽以防水为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结构衬砌的水压力,从而大大减少了漏水的可能性,同时,地铁隧道排水工程也无需消耗过多的费用。在一般情况下,防水型适用于干旱、雨少并且地下水位较深的城市地铁,多在北方城市;防排结合型适用于地下水充沛,并且少量排水不会对地下水位造成影响的城市,多在南方城市。在选择地铁隧道的防水类型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铁防水等级以及环境要求等,在排水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满足防水的可靠性。

2)防水工程最薄弱环节。在使用地铁隧道的过程中,其出现渗漏水的情况十分普遍,同时危害性也较为严重。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渗漏水问题,则会给地铁隧道的整体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地铁隧道结构的使用年限及安全性。而在地铁隧道的施工防水中,施工缝是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对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工作尤为重要。在一般情况下,施工缝是指由于受到施工方法或技术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缝隙。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的自防水效果。因此,必须根据施工项口的实际需求及设计需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地铁隧道的整体质量。

2地铁隧道施工缝防水处理办法

2.1双道遇水膨胀嵌缝胶与预埋注浆管

1)处理方法。首先将要粘贴遇水膨胀嵌缝胶的施工缝清理干净,保证其表面的平整、干燥及干净。然后将嵌缝胶挤出,通过专用注胶器将其均匀的粘结在施工缝部位。遇水膨胀嵌缝胶固化成型后的高度一般为8mm~10mm,宽度为15mm~20mmo粘贴完嵌缝胶后,要尽量避免其在施工过程中或受到天气影响而遇水,若嵌缝胶提前遇水膨胀则会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其止水能力;预埋注浆管的时间应当在结构全部完工并且降水停止之后,不应在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注浆,而是在施工缝出现渗漏水情况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注浆修补工作。在施工缝表面结构的中线上固定注浆管,其固定间距尽量保证在40cm~50cm,具体需根据施工缝的长度与宽度进行设置。然后采用搭接法将注浆管连接,其长度需大于2cm。同时,需暂时封堵住注浆管的开孔部位,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有杂物通过开孔进入或堵塞导管。在注浆时需根据注浆管材料的承压范围,结合施工缝的大小、实际渗漏水量确定注浆压力,通常为0.3MPa~2MPa,此时必须注意不得对二次衬砌混凝土造成影响。

2)适用范围。采用双道遇水膨胀嵌缝胶与预埋注浆管处理施工缝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并且处理方法简单,不论是环向还是纵向的隧道施工缝的处理都较为容易。同时,该方法还能对施工缝进行长期、多次的处理,具有不可逆性。主要适用于车站与出入口通道、通风道、区间接口、区间迎水面等部位的施工缝,还有暗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缝、盾构洞口后浇环梁两侧施工缝等。

2.2钢边橡胶止水带

1)处理方法。首先,利用铁丝将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在结构钢筋上,间距在40cm,左右,必须确保固定的可靠性,以避免在振捣或浇筑混凝土时对其造成影响;然后,采用盆式安装法将止水带水平设置在结构平面部位,开孔向上,以确保在振捣或浇筑混凝土时,其内部产生的气泡得以顺利排出;最后,除了要将止水带进行必要的对接之外,还需将止水带的其他接头部位进行工厂接头,禁止在现场处理接头。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对接方法可选择冷接法:a采用U形箍件夹住钢边止水带2条,并用铆钉枪铆紧;b采用丁基双面胶带(宽14cm,厚2mm)缠绕钢边止水带的对接处,并采用橡胶片(宽20cm,厚3mm)粘住丁基双面胶带的外侧胶,然后用U形箍件夹住其外侧;。若结构厚度未超过50cm,在其中线位置设置止水带,并且结构两侧厚度需小于5cm,施工缝表面与止水带纵向中线的距离需小于3cm。若结构厚度超过50cm,则止水带外侧的混凝土厚度应在25cm~30cm;d在将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振捣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止水带的稳定性,避免止水带受到影响而变形;e止水带将施工缝封堵之后,围护结构与止水带之间的杂物难以清理干净,因此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并将其清理干净;f要保证止水带和混凝土能密实咬合,发挥止水带的防水作用,就必须给予混凝土振捣的充分时间,确保其振捣质量。

2)适用范围。钢边止水带的安装十分方便,有效加长施工缝的水流通道,但不利于后期处理。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明挖车站、矿山法区间、明挖区间等迎水面结构的施工缝。

2.3制品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1)施工方法。先将施工缝清理干净,尽量预留梯形凹槽,然后将经过处理的止水条直接固定在施工缝的凹槽上。若施工缝表面无法预留凹槽,则直接将止水条贴在其表面;若基面潮湿不能粘贴止水条,可用水泥钉将其固定在基面上,间距大于20cm;充分振捣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保证其密实程度,并且在振捣的过程中,严禁振捣棒接触止水条。

2)适用范围。制品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并且其密封防水作用良好,能充分接触到施工缝的不规则表面、间隙及空穴等,并产生极大的接触压力,从根本上防止施工缝渗漏。其主要适用于车站楼板施工缝、通风井施工缝等非迎水面结构的施工缝。

3结语

在对地铁隧道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时,必须根据地铁隧道各部位的不同结构、不同作用及不同防水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强化地铁隧道防水质量,还需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以降低投入成本。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地铁隧道项口的整体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畅.论可持续发展之人居环境的低碳设计[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02:46-48.

[2]张靖,李强,周渊.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3,12:448-453.

[3]李敏娟.西安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6:1-75.

[4]牛雪飞.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居环境评价—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2013,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