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

王锦河贾红波

王锦河贾红波(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宜城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将24例2岁以内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全部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全身麻醉。结果:手术患儿术中安全、舒适、无痛。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关键词】婴幼儿;唇裂修复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中图分类号】R782.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56-01

婴幼儿唇裂是口腔科常见病,常早期行修复术,由于患儿体重低、月龄小,对麻醉的选择和管理要求比较高。为此,本文介绍了我院近两年内24例2岁以内婴幼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的麻醉选择和术中管理的体会。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7天-2岁。体重:2.5-10kg。手术时间最短:40分钟,最长:180分钟,平均:75±10.5分钟。

2麻醉方法

麻醉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015-0.02mg/kg,鲁米那:3mg/kg。入室测定:SpO2、HR、R,肌肉注射氯胺酮5-10mg/kg,开放静脉通路后,面罩吸氧5-10分钟,静脉注射芬太尼3ug/kg和咪唑安定0.2-03mg/kg,及卡肌宁4mg/kg诱导,插入气管导管,连接小儿专用麻醉机,控制呼吸,待自主呼吸恢复后保留自主呼吸并适当给予辅助呼吸。术中麻醉维持吸入0.5-2%异氟醚。术中始终使用欧美达3700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HR,并用听诊器听诊两肺呼吸音,输液量一般情况下10ml/kg/h,并根据手术出量行增补。

3结果

全组病例麻醉诱导插管顺利,术中患儿安静,镇痛完全,麻醉效果满意,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用吸入麻醉药,手术结束时患儿已恢复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及交换量正常,并出现摇头、抬头、睁眼、吞咽及呛咳反射活跃,脱氧10分钟以上,见SpO2仍能维持在95-100%时,吸净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后,拔管、拔管后仍观察15分钟左右,如无呼吸异常,SpO2在95%以上,即送回病房,此过程为半小时左右。术中经过顺利,无意外发生,术后访视患儿三日,均无麻醉并发症,恢复顺利。

4讨论

唇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其影响哺乳、发音、美观,故多在婴幼儿期手术,又因手术是在患儿头面部操作,麻醉者远离患儿头部,给麻醉管理带来诸多不例。因此选择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是很重要的,我们的体会是:

4.12岁以内唇裂修复术的婴幼儿,因其解剖特点保护性反射功能差,容易发生气道梗阻,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麻醉处理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使口咽与呼吸道分隔开,从而防止了误吸,保持了术中呼吸道通畅,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婴幼儿气管插管又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常易导致喉水肿这样严重的并发症,本组病例因采取了预防措施,如使用优质及选用管径适宜的导管,操作轻巧熟练,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抑制喉、气管及吞咽反射,术中及早静脉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所以无一例出现喉水肿。

4.2唇裂修复术时间虽不长,但因为颌面部整形,操作精细,对麻醉要求较高,即麻醉要平稳,有一定深度,又要求术毕患儿尽早清醒,以便护理,所以合理选用麻醉药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氯胺酮是一种具有深度镇痛,且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轻的全麻药,尤其是体表镇痛效果好。作为此类患儿的基础麻醉是比较理想的药物。

卡肌林为非去极化中效肌药,用于婴幼儿插管内获得满意插管条件,同时用肌松药后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又可使咽喉反射消失,且不影响神志恢复。异氟醚血/气分布系数低,麻醉深浅易调节,苏醒快,并发症少。

4.3小儿麻醉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可用于自主呼吸和辅助呼吸,可保持术中足够的通气量,便于进行有效的呼吸管理。

总之,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氯胺酮+芬太尼+肌松剂+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婴幼儿手术是安全可取的。(1)患儿于适宜的麻醉深度下,咽喉反射消失,可避免咽、喉反射活动与气管导管的反复磨擦引起的气管粘膜损伤。(2)氯胺酮镇痛作用强,麻醉易保持平衡。(3)分泌物少,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又能保证充分供氧。(4)可减少单一麻醉药用量,术毕能迅速清醒,便于术后护理。

作者简介:王锦河(1966.11-),男,本科,湖北宜城人,宜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和危重病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