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胶囊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的临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独一味胶囊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的临床评价

卢山黄昭毅郭宏剑梁非照

卢山黄昭毅郭宏剑梁非照(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R78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109-02

【摘要】目的研究独一味胶囊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效果,评价其在出血、止痛与促进伤口愈合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A组术后采用独一味胶囊加奥硝唑胶囊口服,而对照B组单独用奥硝唑胶囊口服。结果独一味胶囊加奥硝唑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出血、止痛与改善张口度、促进伤口愈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与奥硝唑胶囊联用,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预防伤口出血、止痛与改善张口度、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独一味胶囊奥硝唑下颌阻生牙拔除术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术后肿痛、出血、伤口感染迁延不愈,我们应用藏药独一味胶囊减少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随机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门诊下颌第三阻生牙拔牙患者80例,分为研究A组(口服独一味和奥硝唑胶囊)和对照B组(口服奥硝唑胶囊)各40例。A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9~36岁,平均27.50岁。B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8~35岁,28.2岁。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等意义(P>0.05)。拔牙者要求全身状况良好,无急性冠周炎和间隙感染且无拔牙禁忌症。

1.2手术方法术前拍片确定阻生情况及牙根形态,使用2%利多卡因行神经阻滞麻醉,常规切龈翻瓣、去骨、劈冠、去除阻力,增隙、挺松,拔除;必要时牙槽窝搔刮、若术中去骨较多需缝合伤口,一周拆线。对患者回访记录和手术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在体重、文化程度、麻醉剂量、去骨范围、手术时间及难易程度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用药方法①方案:A组独一味胶囊采用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70053]。每次口服3粒(0.9g),t.i.d;奥硝唑胶囊采用西安万隆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1256]。0.5b.i.d;连服三日。B奥硝唑组每次0.5b.i.d;连服三日。②观察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0.5、1、2、6h、24h伤口出血及相应1-7天肿胀疼痛及伤口愈合情况;第1(T1)、2(T2)、3(T3)天进行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并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③疗效评价:拔牙后出血的评价标准拔牙创咬棉球,加压止血30min后仍出血不止(有活动性渗血),或者患者回家后又因出血而复诊[1]。

疼痛VAS评分标准:0分-10分0分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为重度,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愈合情况:愈合良好,创面无感染,无明显出血,无肿胀,疼痛0-3分,张口正常;愈合一般:创面轻微感染,少量出血,轻微肿胀,疼痛4-6分,张口轻度受限;愈合差:创面有明显出血,患者有强烈痛感,甚至出现干槽症,7-10分,张口度中度以上受限。

2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比较:χ2=8.602P=0.014P<0.05

3讨论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由于术中损伤较大、术后唾液及食物残渣易沉积在拔牙创内等易诱发术后肿痛、出血、伤口感染迁延不愈、干槽症等;临床多半以抗厌氧菌感染为主,甲硝唑、奥硝唑为主药,而甲硝唑因为胃肠道反应及降低白细胞等反应,已逐渐由奥硝唑代替。但其与青霉素类药配伍应用极易形成耐药性降低疗效。独一味胶囊是《中国药典》收载的经典中成药,李洪亮等[2]研究表明在癌痛三阶段用药中独一味可替代吲哚美辛作为第一阶梯使用的辅助用药。而独一味胶囊系采用经典方法结合现代技术,从藏药独一味根和叶中提取多种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皂甙、甾醇、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和21种与延年益寿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制成。药理实验证明,独一味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止血、消肿、抗菌消炎和抑菌作用;临床应用证明,独一味胶囊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出血性疾病,具有很好的镇痛、消肿、止血和抑菌消炎等效果,并具有扶正固本、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现有研究显示独一味胶囊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出血、疼痛和炎症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3、4、5]。本研究显示患者早期止血、止痛、消肿,改善张口度效果好,两药配伍可以效果叠加,同时显示了独一味独特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有报道显示,虽然独一味对于口腔出血性疾病治疗中具有止血、消炎的作用,但对体质差,长期卧床胃肠功能不好的患者,独一味单独仍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6],与奥硝唑同用更会诱发不适,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田卫东.实用拔牙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317

[2]李洪亮,郝民安,王宝太,等.藏药独一味对癌痛的镇痛作用[J].河北医药,2002,24(2):146-147.

[3]王凌,徐琳,李雨璘等.独一味胶囊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2):1060-1078.

[4]李茂星,贾正平,张汝雪,等.镇痛止血药独一味的研究概况[J].中药材,2004,27(3),222-224.

[5]刘元欢,邓燕文,彭建梅.独一味软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5):803-805.

[6]稚建国,王锦明.独一味治疗口腔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04,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