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罗爱线

罗爱线(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芒场镇蛮坝小学广西南丹5472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5-0114-01

汉字数量庞大,仅小学生常用的《新华字典》就收单字10000余个,且多音字、多义字、异形字、同形字众多,又有繁体、简体之分,人们穷尽一生几乎都不能完全掌握它,何况汉字现在还在发展。依靠课堂教学,依靠老师教,不能满足一个人现在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其终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个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益一辈子。”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在低年段,提出了“学习独立识字”的目标:中年段要求学生“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五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这是一个过程,需要在几年时间内不懈地努力。

“独立识字能力”可以拆解成几个小要点:

1.有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300个基本字,大体把握汉字的特点。

3.了解独立识字需要的程序性知识,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能熟练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把教师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独立识字混淆起来,以为只要教师把生字的音形义讲明白、把生字相关的其他知识传受清楚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这还是一种“以教代学”的观念。当然,教师必要的讲解是不能缺少的,但是仅有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需要培养,需要经历从“知”道怎么做,“懂”得怎么做,到学“会”怎么做,直至“热练”的过程,其间必须有大量的独立识字的实践,以及老师适时的点拨,才能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

按照《语文程标准》的要求,北师大教材安排学生低年段“学习”独立识字,中年段“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五六年级因为已经具备有“较强的识字能力了”,识字的任务虽然还较重,但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负责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