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装饰艺术的结构层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建筑装饰艺术的结构层次研究

宋鑫

23040219861227xxxx黑龙江

摘要:建筑装饰中审美性、实用性和文化意蕴的结合不仅是建筑装饰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更是多年来建筑装饰人员对装饰境界的追求。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建筑装饰过程中的这三种层次,建筑装饰才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同时,在进行建筑装饰过程中,审美层次与实用性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而文化底蕴的展现需要装饰人员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文化沉淀才能够做好。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建筑装饰;层次和结构;理论研究

诣和创意是无限的、宏伟的。由各个国家的建筑特征可知,每个国家在建筑的特色和具体理念上都有所区别,同时也是各具千秋的。而纵观现代,目前的建筑装饰工程都蕴含了以下几个特征:切实可用、美观有效、文化寓意较浓等等。而本文就从建筑装饰的相关特点入手,着重研究建筑装饰的相关问题,以其层次和构造为基础,分析其特点和重要性。

一、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结构

由于建筑装饰的艺术形式因时因地甚至受思潮的影响,往往呈现多变性,因而千百年来对装饰艺术的建筑文化价值褒贬不一,也影响了人们对建筑装饰艺术在传递人类文化作用方面的看法。事实上,建筑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具有隐含于使用中的某种精神意义。当建筑的使用功能与精神意义体现了人们的社会观念时,建筑才可能完整地发挥出应尽的社会职责。由于建筑体现精神意义的方式过于抽象,人们很难理解建筑的这种职责。建筑装饰艺术的作用就是有效地帮助人们认识建筑的这种社会职责。一切建筑装饰艺术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协同建筑,从各个层面上将这种职责充分地体现出来。正因如此,建筑与建筑装饰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是由于学科分类使艺术教育脱离了原本。

二、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关系

建筑是对人类在生活、劳动、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建筑除了实用价值外审美价值也非常重要,建筑工程艺术和装饰艺术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的两种艺术形式。它们共同体现在城乡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之中,大到桥梁地铁建筑设计、房屋建筑设计、林园建筑设计等等,小到建筑小品、墓碑建筑、设施建筑、纪念建筑等。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装饰艺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装饰艺术与建筑工程已经有机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辩证统一的,它们在建筑艺术之中得到和谐统一。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建筑的墙面、地面,还是门窗、长廊等,都离不开装饰艺术的美化。同时,建筑作为装饰造型手法的载体,其自身特点对装饰手法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确保建筑和装饰艺术达到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建筑才会有生命力。这样,人们在观赏建筑时才会得到喜悦和快感,才会被建筑装饰丰富细致的美感所折服。如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中的柱石雕刻、门廊装饰,中国宫廷建筑的园林建筑、鲜活的彩绘以及中世纪巴洛克建筑中豪华的天顶和穹隆的装饰等。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与其建筑风格整体协调一致,为建筑本身增添了美感,大大提升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增强了建筑整体的艺术感。

三、建筑装饰的中的文化底蕴层次

建筑装饰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其实用性和整体美感,更需要通过装饰来展现一定的文化底蕴,将当今社会中有积极意义的精神用装饰效果来表达。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装饰的风格和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底蕴也有其时代的烙印,如我国古代的建筑风格随着朝代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区别。

建筑装饰的过程也是一定的文化传承的过程,装饰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居室建筑的审美要求,更加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不论是皇室庭院或是民居,其内部装饰物品差别很大,但其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大多相同,同一时代里,建筑装饰大多体现着相同的文化气息。在建筑装饰里,整体的装饰风格也能向人们传递出一定的意义。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装饰,不仅需要装饰人员能够对相关装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更加要能够结合时代特色和一定的文化气息,将建筑的活力与生命力展现出来。

建筑装饰所体现的文化底蕴也在某种程度上被称作建筑的“意义”,所谓意义,也就是建筑装饰中所体现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因为其并不以实体的形式出现,需要人们通过整体装饰风格来体会和发现,因此成为了建筑装饰的核心。在进行建筑装饰过程中,装饰物品的选择和使用,相关色彩的搭配等都需要能够体现一种环境或者一定的文化意义。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并不仅仅以文字为载体,大部分时候,建筑风格和建筑装饰中的文化氛围往往更加浓郁,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也是建筑装饰的一种,其画风和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点。

我国古代的建筑装饰大多注重对文化的表达。吉祥物的选用、色彩的搭配以及相关的装饰物品的摆放等都有特定的意蕴,另外,在装饰过程中,古人将文化中的礼制以及相关的哲理都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筑装饰既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又有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建筑装饰中的最高境界。

四、建筑装饰中的切实可用层次

从古代建筑装饰的相关特点和形式来看,除了穴居,还有以巢居为主的建筑方式,现代所有的建筑均以上述两种为基础。由于古代的科技并不发达,人们在建筑的同时要兼顾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建设不同的适应性较强的建筑物,也因此,建筑物的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生产相适应。这是人类对于建筑的基础需求——实用性。该特点属于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出发点之一,建筑装饰的其他功能和特点均由其引申出来。

切实可用功能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如下几点:美化建筑的结构、稳定建筑的空间构造,将人们的审美与建筑有机相容;为了实现视觉美学的享受,可将装饰与建筑工程相结合;为了将地域环境以及历史特点与建筑相结合,还能把一段历史特色融入其中,使得建筑包容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所以可知,切实可用性属于建筑的基本层次特征之一,只有把握好这一基础特征,才能确保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与基础美感得以展现。

五、建筑装饰中的审美层次

上文论述了建筑的最基本层次特征——切实可用性,而该特性不仅能够表现建筑的质量、安全性,还体现了审美以及层次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总体上来说,建筑装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还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就会对精神需求产生渴望,如同马斯洛的研究结果:审美能够体现出人们对于更高精神层次的需要。而建筑装饰所表现出的审美是人们主动的、具有能动性的欣赏活动,装饰的精髓是时代赋予的,能够充分表现审美的特色和载体,而审美是各具特点,时代的不同造就的是建筑装饰的差别,也称作建筑审美的表达。以此类推,建筑属于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充分反映了该年代的、社会的、民族风情等要素中的强烈情感,时代环境不同,人们对于建筑装饰的审美和观察就各不相同,对于审美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

结束语

建筑装饰有切实可用、美观有效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不仅浓缩了与历史相关的特性,还能够体现建筑物的优秀质量、功能,从另一方面来讲,建筑能够以人民的思维和想法为设计初衷,创造出具有浓厚意识形态的实际物质。例如我国的故宫、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等。本文从建筑装饰的相关特点入手,研究其在建筑审美中的功能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文晶,林楠.建筑装饰中小企业增值税转型税负能力分析——以长春市昆仑装饰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3(06)

[2]殷耀静,刁素娟.工程量清单计价现状与解决方案——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规程的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3(04)

[3]周媛媛.关于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法下的建筑装饰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消费导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