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治疗体会

杨长志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卫生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处理方法,旨在为临床外伤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前接受诊疗的40例外伤缝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外伤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过程和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述40例外伤患者中,缝合治疗后有35例患者为甲级愈合、5例患者为乙级愈合、0例丙级愈合,其中乙级愈合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消炎换药和口服消炎药的治疗,达到了甲级愈合临床标准。结论科学应用外科外伤缝合手段,可以有效治疗或者缓解外伤患者疾病,最终可以实现疾病治愈。

【关键词】外科门诊;外伤缝合;治疗效果;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2-0350-01

引言:

外伤患者在外科门诊的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一般界定为身体组织或者器官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碰撞、击打或者伤害而发生的外部损伤,我们在外科临床治疗上一般使用伤口清创缝合方法,为患者清理伤口实施缝合加速伤口愈合。但是由于外科门诊患者众多,外伤类型和致因也相对复杂,外伤患者的伤口缝合和愈合质量,和外科门诊的医疗水平具有直接关系。本研究将结合我院外科门诊在临床外伤患者缝合治疗上的经验,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前接受诊疗的40例外伤缝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外伤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过程和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前接受诊疗的40例外伤缝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外伤缝合的患者包括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为12-36岁,平均年龄(31.6±4.5)岁;病程30min-4.5h,平均病程为(2.6±0.8)h。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外伤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并发脏器疾病的患者,并且均未发生颅内、胸腔、肌腱或神经血管等损伤,包括头部外伤患者10例,上肢外伤患者18例,下肢外伤患者10例,躯干外伤患者2例。

1.2方法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采用外伤缝合治疗方法,患者到达门诊后,医护人员快速使用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洗伤口,然后使用酒精或者碘酒作消毒处理;在对患者实施外伤手术缝合之前需要采用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局部麻醉[1],需要彻底清除患者创口,清洗创面并切除坏死部位,不可以存在血块或者其它异物,并且要细致观察患者创口是否存在残留异物或者扎进组织的物体,如果探寻到需要及时清除,避免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将伤口逐层用缝合线缝合[2]。手术结束后,使用1500U破伤风抗毒素给患者进行门诊滴注,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炎治疗避免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或者由感染引发的其它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换药叮嘱,频率为3h/1次,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换药的时候,需要检查患者的有无红肿、溢脓问题出现,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则需要叮嘱患者将换药频率改为1h/1次,有效缩短患者的换药时间,将口服抗生素转为消炎治疗。拆线之后,对于四肢出现外伤的患者我们一般在手术缝合后的10-14天进行拆线,如果外伤出现在头面部以及躯干上需要大概7天的时间可以拆线。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的手术缝合治疗效果评定为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三类,其中甲级愈合就是指患者伤口完全愈合,依据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对患者实施拆线处理;乙级愈合就是患者伤口没有愈合完全,出现红肿、发炎都问题,但是没有出现严重的化脓情况;丙级愈合指患者出现伤口化脓问题,需要经过切口引流以及换药治疗后才可以愈合[3]。

2结果

参与研究的40例患者全部在一期愈合,未出现二次手术缝合的患者。40例外伤患者中,缝合治疗后有35(87.5%)例患者为甲级愈合、5(12.5%)例患者为乙级愈合、0例丙级愈合,其中乙级愈合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消炎换药和口服消炎药的治疗,达到了甲级愈合临床标准[4]。

3讨论

外科门诊中外伤缝合对医疗工作者的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我们在临床手术缝合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创口位置、受伤程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以保障伤口恢复质量。在对患者实施缝合手术后,虽然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显著,但是患者也会由于情绪、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伤口愈合,这时候还需要医护人员在进行伤口护理的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问题,及时疏导和沟通……

笔者在本研究中立足于自身的外科门医疗工作经验,针对外伤缝合治疗方法和技巧展开上述研究。外伤患者一般界定为身体组织或者器官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的碰撞、击打或者伤害而发生的外部损伤,我们在外科临床治疗上一般使用伤口清创缝合方法,为患者清理伤口实施缝合加速伤口愈合。但是由于外科门诊患者众多,外伤类型和致因也相对复杂,外伤患者的伤口缝合和愈合质量,和外科门诊的医疗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因此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前接受诊疗的40例外伤缝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外伤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过程和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研究的40例患者全部在一期愈合,未出现二次手术缝合的患者。患者的手术缝合治疗效果评定为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三类,40例外伤患者中,缝合治疗后有35(87.5%)例患者为甲级愈合、5(12.5%)例患者为乙级愈合、0例丙级愈合,其中乙级愈合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消炎换药和口服消炎药的治疗,达到了甲级愈合临床标准。由此可见,科学应用外科外伤缝合手段,可以有效治疗或者缓解外伤患者疾病,最终可以实现疾病治愈。

综上所述,外科门诊在接收和治疗外伤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患者伤口,实施术前护理,并制定针对性的手术计划,术后也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提升患者伤口愈合速度。

参考文献:

[1]石宏伟.15000例病人外科门诊换药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7,2(12):187-188.

[2]刘志雄.外科门诊手术中局麻药的选择[J].华夏医学,2016,19(04):696-697.

[3]唐敏.外科门诊56例外伤缝合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7(30):115-116.

[4]王廷敏,周俊萍,张永新.一例儿童外伤缝合后伤口肌肤裂开的护理体会[J].天津护理,2014,18(04):22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