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选修课竹笛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浅谈高校选修课竹笛教学

张华杰

张华杰(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J6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竹笛选修课是目前高校一门重要的课程。作为零起点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对他们的基本功练习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本文着重以基本功训练为主要、结合理论与实践在练习曲和乐曲等方面入手,从而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竹笛的基本演奏。

关键词:气息音头长音练习曲乐曲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选修课与主修课在课程设置和课时量上存在较大差异,竹笛主修课是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竹笛专业的专门艺术人才,其专业性强,此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全面的、高级的、各种风格、各种难度乐曲的演奏技巧。做为一名竹笛教师在有限的资源空间上如何尽最大可能地教好此课程是一个竹笛教师所应具备的。老师不仅能够熟练地演奏各种风格的乐曲,还应该具备良好演奏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善于抓住学习重点,让学生对竹笛的学习方向有着明确的目标。这才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用正确的方法和理论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竹笛事业。

一、气息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竹笛学习理论发现气息是学好竹笛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气息就不会发出好的音色。如何教会学生把握竹笛的气息运用是关键。对于一个基础的学生来说,从拿到竹笛的那一刻起,首先在理论上就要给他灌输正确的演奏技巧。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呼吸状态,什么是口风、口劲、风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同时在给学生做示范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分清什么的声音是好的,什么样的声音是不好的,时刻不松懈对音色的要求,因为音色是竹笛演奏好坏的根本,没有动听的音色再华丽的演奏技巧也只能像谱子里符一样机械死板,不能打动听众。所以不管是练是演奏.只有不放松对音色的要求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二、音头与长音

音头与长音练习是竹笛初学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像学习二胡、小提琴一样首先我们要学习拉空弓,只有把弓子拉的很平稳后才能进行以后的学习,因此学好音头是吹好竹笛的是学好竹笛的第一块奠基石。只有让学生通过对竹笛的发音及指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逐渐提高练习曲和乐曲的难度,并对竹笛的演奏技法进行综合训练。为下面接触到的练习曲、乐曲的学习做好准备。

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理论上要让学生明白口型的三个要素既:“口风、风门、口劲”三个要素,三者之间统称口型。因为口型是决定音色好与坏直接相关的,只有掌握正确的口型才能发出良好的音色。而好的音色是饱满、结实、响亮。无杂音和沙音,力度上能够做到能强、能弱。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口风、风门、口劲”的互相配合,做到口风能大能小,风门能里能外,口劲能强能弱。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的过程,也是每天的必修练习,在练习中必须刻苦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每天练习。最后达到音头饱满结实而富有弹性,长音要保持平稳、结实、响亮、无杂音和沙音。

竹笛的音头与长音练习分为几个方面:首先,音头要结实饱满,,不出现杂音和错音,掌握每个音的发音所用的气流速度和口劲大小,做到气到音到,恰到好处。其次长音是训练口风的控制能力和气息的运用的结合。音头和长音训练是比较枯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相互结合以二重奏形式分声部共同训练,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训练情绪,减少枯燥乏味感,同时训练学生对多声部的音准,节奏及音色的掌握。另外根据不同的学生所出现的不同的毛病对学生进行单独的训练。有效地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竹笛的结构特点,掌握竹笛演奏的基本技巧。

三、练习曲

竹笛基本三大功:气功、指功与舌功。指功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主要体现在小的练习曲上,对练习曲的选择也应该考虑到其旋律性和趣味性,因此选择练习曲的时候。可以首选练习效果好、针对性强的练习曲,并且在每次预留作业时,适当地增加练习曲的比例。在练习曲的训练方面,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情况及不同的优缺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练习指导。针对有指法错误的老师师范演奏的尽可能慢些,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乐曲上有步骤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

首先,指法存在的问题在初学时比较常见的。通常是在一些稍微有难度的指法上出现指法错误,音符演奏不清晰,高音指法困难,手指按孔不严密等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练习的练习曲,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慢练待熟练后方可提高速度。指法上:要注意手指的起落要有规格,指肚按孔抬起的高度应为一个指头或一个半指头的高度,六指按孔要严密,多余的动作丢干净。音色上:要将音符吹奏的清晰,音色音高要统一,不能出现漏音少音。同时注意随着音高的变化口风也要不断变化,口劲的力度不断加强,气流速度也要随着音的升高而变得急。另外在掌握竹笛筒音作“5”的五声音阶后同时学习筒音作“2”的指法为以后的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四、乐曲

对于讲授较高难度的独奏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乐曲难度进行段落有针对性地训练,先将主旋律大致完成,最后将完成的各个段落合并达到完整的吹奏全曲。对于乐曲的装饰等技巧手法不应急于求成。乐曲技巧及情感方面则通过老师演奏体现,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自己演奏的乐曲和老师的差别,并且去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其次,能够加强学生的音乐感。锻炼学生的强弱、速度、情绪的变化能力.将学习的技巧有效地运用于乐曲中。过了技术关,在同样的难度上,学生就可以胜任同等级别的乐曲的演奏。对于以上提及的练习曲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乐曲中加以强化。

在各种技巧综合练习的问题上,教师可以在竹笛独奏曲曲中选取相应的段落来巩固学生的演奏能力。例如在竹笛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中的小快板情绪激昂节奏欢快,其中就出现了比较多的双吐音、跺音、花舌音、上历音、下历音等各种装饰技巧。在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作品时,往往不知所措。对于此乐曲最好先做分解练习。第一步练习先不要急于进行装饰音的练习,因为装饰音是为主旋律增加色彩和装饰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明确思路和学习的重点,先学习主旋律,并对主旋律加深印象。第二步练习加装饰音,在能够熟练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入装饰音等技巧,同时注意再加入技巧性装饰音时节奏要求准确.装饰音不能占用主旋律节奏时值。《扬鞭催马运粮忙》中段慢板的演奏是一段节奏舒缓富有歌唱性的抒情乐段,该段是运用滑音、复滑音、花舌等特殊的技巧将乐曲表现得凛冽紧致。在此段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注意滑音时的音高的控制,加强乐曲的强弱起伏及情绪的变化。

总之,针对目前高校竹笛选修课学生在学习、课程设置、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各个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又加上目前高等院校不断地扩招,学生人数不断扩大,教师资源有限,教学比例严重失衡。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尽快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从而为高校竹笛选修课更好地开展做贡献.为民族乐器特别是竹笛的传播与发展做一点实事。

参考文献:

[1]顾荐博.竹笛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6).

[2]王次恒.笛子入门与提高[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8.1.

[3]赵松庭.竹笛十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