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开展企业纪检监察信访案件初核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浅议如何开展企业纪检监察信访案件初核工作

黎匡瑜

大唐长山热电厂纪委办公室,吉林松原131109

摘要:企业纪检监察信访案件初核工作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受理各种纪检监察信访问题线索和材料,对其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提出处理意见的重要职能,是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下,面对违法违纪人员的作案手段和形式更加隐蔽,且信访举报的问题线索涉及范围广,动机复杂,层次不一,初核手段有限等实际问题,给初核工作带来难题。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如何从问题线索着手,还原事实真象,将是初核工作必须深入持续探讨的课题。对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分析信访案件初核的特点、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着手,围绕初核工作应当做足的“四个基本功”,浅议如何开展好信访案件初核工作,确保信访案件的初核率和结案率。

关键词:企业;纪检监察;信访案件;初核

正文:信访案件初核是指反映的问题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可查性,对照党纪政纪条规,判断其可能构成违规违纪的线索,对其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的活动。其工作方式是按组织程序审批,采取查阅文件资料、账册、单据、会议记录、工作笔记等书面材料;实地收集监控录像或对案件相关信息进行拍照、摄像等调查取证;与案件相关人员进行谈话录音、笔录、函询等,广泛收集、梳理与问题线索相关的材料及支撑事实的证据,形成有效的事实证据链条,达成初核立案、了结目的的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将影响初核计划及进程,对此,本文从分析纪检监察信访案件的特点、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着手,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浅显地交流探讨实践成果。

1企业纪检监察信访案件的特点、规律及存在的问题

总结归纳近年来参与受理核查的信访件,发现存在以下特点、规律及问题。

(1)信访案件的特点:一是举报对象多为“关键少数”。从受理核查的信访件看,被反映的对象均为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无一般干部;二是举报对象往往涉及多种违纪违法行为,经济问题与其它问题共生,作案手段隐蔽性强;三是信访举报问题大多是管理工作中的吃拿卡要、权力寻租、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四是反映问题过于笼统、没有实质性内容,甚至年代久远、难以查证;五是匿名举报多、实名举报少。多数道听途说、从表象猜测,缺乏具体问题及有效依据;六是越级投诉,一件多投现象呈上升趋势。

(2)信访案件发生的规律:一是被举报对象发生职务晋升或岗位调整时;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形势窘迫,企业效益下滑,员工收入下降时;三是巡视巡察组入驻企业巡视巡祭时;四是举报人离开被举报人管辖范围时。

(3)信访案件核查存在的问题:一是办案手段单一,办案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遇到涉及领域广、涉案人员多、调查取证难的复杂问题时,缺少必要的强制性措施,方法单一,可用手段少;二是核查人员业务能力欠缺,缺乏专业知识。检监察人员实践经验欠缺,无法应对违规违纪人员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的作案形式和手法,加之对涉及企业专业和财务、法律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学习掌握不够,难以满足核查案件的需求;三是举报信件内容不细、不实,问题线索不能有效指证反映的问题;四是核查中存在知情人员不愿指证或作假证现象,无法还原事实真相。

2开展好初核工作应当做足的功课

企业纪检信访案件出现的新情况,要求纪检监察人员不断拓宽学习领域,更新知识,加强对理论基础、综合知识、办案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在开展初核工作前做足专业水平提升、问题线索梳理、初核方案策划、实地核查调整等基本功课,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好初核工作。

(1)加强学习,做足专业水平的基本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须自身硬”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作为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必须在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新精神,在更新知识结构、强化理论基础的同时,准确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认真学习党纪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在准确把握党纪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约束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地履行依规依纪查办的职责。再次要加强自我完善,切实提高核查办案的专业水平。既要注重纵向学业务,更要注重横向拓展学专业,筑牢深入各领域核查的综合能力,确保核查案件优质、高效、快捷。

(2)慎密梳理,做足问题线索提取的基本功。从受理核查的信件中反映出,反映问题不明确、描述内容重复、多项线索叠加、条理不清晰等现象,使得核查工作无从下手。对此,核查时要根据信访举报人情况区别对待。实名举报的,可在全面掌握举报内容、初步梳理问题线索的基础上,采取与举报人直接沟通的方式,进一步弄清问题线索、相关信息链条及已掌握的事实依据等。匿名举报的,则需要核查人员认真研究分析举报人的举报动机及要反映的主要问题,把问题线索从描述内容中精简提炼出来,形成主要核查问题线索,并在反复推敲确认的基础上,明确有效的核查方式、方法。

(3)预测预判,做足策划核查方案的基本功。做好初核方案就如同给初核工作画出了路线图,初核人员在前期了解准备的基础上,针对更加明确的问题线索,逐一分析预判问题线索的核查对象,弄清哪些线索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取证、实地调查方式核查,哪些线索可以通过谈话方式核查,哪些线索仅能以暗访形式展开调查,找准问题线索核查的突破口。经反复推敲后,对应问题线索,把核查的具体时间、内容、地点、对象、方式等分类编写在核查方案中。比如核查中要查阅文件的名称及方式、实地考察的地点及取证手段、调查对象的范围及先后顺序、谈话了解的人员基本信息及先后顺序等都要详实地进行策划分析。对于多个问题线索的信访件,要弄清问题线索间的相互联系和对应取证内容,注重在同一核查对象、范围内把要了解的问题一并弄清,避免重复工作。同时,为避免和扩大影响,在策划具体问题调查时,要以被调查的具体人、具体事为中心,扩大对其相关材料、数据、报表等资料的查阅范围,避免他人有针对性猜测,以致影响核查。

(4)见机行事,培养核查中随机应变的基本功。尽管在核查前针对信访问题做了许多信息收集、方案编制等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许多问题超出了前期预想,尤其是匿名信访。比如,现场核查中,往往单看制度、合同、协议、财务账、谈话都没有问题,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能发现矛盾点,找到新的线索;再如已设计好的谈话对象、谈话内容,因人员临时调动、举报内容及前期搜集信息与实际不符等多原因,已不适宜按既定方案执行。对此,需要核查人员具备因变应变的能力,及时根据新的情况调整核查方案。果断采取措施,重新搜集整理有效信息,明确新的核查方法。同时,核查中要善于抓捕细节,比如在谈话环节,既要注重运用引导性谈话语言,避开被谈话人的防守、排斥心理;又要注重获取谈话中的信息点,进一步展开询问,使得被谈话的内容成为闭环的证词。再次要认真分析涉案人的情况,抓住其弱点,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和技巧,达到逐个击破的目的。并采取先外围后内攻,先查下后查上,先查小后查大也是方法,灵活运用核查技巧。必须时还可以按照组织程序,吸纳审计、财务、法务等专业人员参与核查。总之,在核查过程中不要仅局限于既定的设想、方案,要善于根据时局变化不断调整核查方式、方法,善于发现、分析、挖掘被核查对象的违规违纪事实。

3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作出初核结论

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依据。因此,在充分调查取证后,要本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原则,如实写出初步核实报告。所写报告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精确,每一条初核点都有答复,有事实支持,用证据和数据支持初核结论。同时,要本着对组织和调查对象负责态度,用好纪律和规矩的尺子,违纪行为与处理结果的联系要找准适用条文,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总之,要做好纪检信访案件核实工作,就必须从遵从事实入手,在调查中准确收集和获取与问题线索关联的完整的、有效的证据链,并根据核查结果,区别不同情况依规依纪提出处理意见。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2]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

[3]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