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专卫校《组织学》教学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对中专卫校《组织学》教学体会

邬仁才岑

邬仁才岑(巴州卫生学校新疆巴州8410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388-02

【摘要】本文就中专教材《解剖学基础》组织学课时少,内容较多,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探索。

【关键词】中专卫校组织学教学体会

我校开设的《解剖学基础》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解剖及组织学总课时为80学时,其中组织学课时为16学时(理论课时8学时、实验课时8学时)。组织学从基本组织到各大章节内容较多,课时安排又很紧凑。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感到很抽象,不如大体解剖学那么直观。觉得组织学难学、难记,显微镜下观察人体微细结构较难。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为病理解剖学及其它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现谈点浅显的体会。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以前我校班级较少,均为小班授课。随着近几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增加、班级增多,现大多是两个班合班上课。采用挂图、模型或在黑板上绘图,坐在阶梯大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学生又认为组织学抽象、难记忆,学习兴趣不大,教学效果就不理想了。如何采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就精心制作组织学课件,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较好些。如:讲解《血液》一节内容时,成熟红细胞呈双凹圆矗本?-9微米,表面光滑,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切入红细胞的光镜结构图,让同学们观察,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学生看后一目了然,掌握了其形态结构。这时,为了加深印象,笔者就结合新疆地方特色,把新疆的“窝窝馕”(一种馕坑内烤出的饼)的图片切入,因为这种馕的外观和红细胞的外观形态有些相似,故让学生看红细胞的形状像不像我们新疆的“窝窝馕”。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学生看了后都说:“像”。因此,学生对红细胞的形态结构联想着记忆,记得更牢了,对红细胞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其次,组织学内容课时少,有时候2学时的理论课,要讲3个章节内容。要用以前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得费劲,内容多,“填鸭式”地满堂灌,学生理解起来也困难。利用计算机,将这三个章节内容重点突出地制作成课件,使知识以文字、图片、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所学的内容,缩短了教师课堂板书的时间,也缩短了讲课的时间[1],剩下的一些时间,教师可以对本堂课内容进行小结,学生可通过教师的小结来理清思路、归纳重点,课后再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上好实验课

上实验课时,学生不知道如何观察镜下细胞、组织结构,绘图不知从何下手。本人就首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投影看切片,将所要观察的内容进行示教,逐一详细讲解,告诉学生先观察哪些结构、后观察哪些结构、如何进行观察。图像清晰、直观、便于学生掌握。如:中动脉的光镜结构,分内膜、中膜、外膜,内膜又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构成,内弹性膜明显,在切片上呈波纹状和中膜分界清楚。边讲解、边指出其位置,然后再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绘图演示,教学生们如何绘图。这样以来,学生再通过自己在显微镜下按照老师讲解的观察切片的方法依次观察切片,边观察边绘图。笔者在巡视学生绘图中出现的不理解内容、错误的绘图,再给予个别指导及纠正。由于,实验课时仅安排了8学时,所要观察的组织结构从四大基本组织到各系统的切片足有16—17张。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完成所有切片的观察和考核。笔者就采取了:每堂实验课重点观察、绘图2—3张切片,其余切片通过多媒体投影做示教或在显微镜下做示教,让学生观察。最后所有实验课结束时,再利用课外1小时时间,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从重点观察、绘图的10—12切片中,随机抽取5张切片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因此,学生势必会重视上好每一堂实验课,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织学与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密切的联系,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之一。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组织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观病解实验室内典型的病理标本,如:肝硬化、肺癌等,采用案例教学法,联系临床简单介绍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从而使学生了解,如若不掌握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就无法认识患病机体的病理改变及其发生和转归的规律,也就无法认识疾病。提高学生对学习组织学重要性的认识,学好组织学,为学习病解及其它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中专学生大多15-16岁,年龄偏小,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而中专教材《解剖学基础》组织学的内容,又分散在各大体解剖学章节内,按学时要求,每堂课所教授理论内容较多,学生认为:“老师讲得太多了,不知如何复习?”因此,笔者就依据课时目标,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及时复习本章节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复习时指明了重点,使同学们有章可循,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使所学知识更加巩固。

为进一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安排学生做由本教研组编写的《综合练习册》。学生通过做练习,了解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同时也熟悉了组织学出题的形式及题型。而教师就学生《综合练习册》中出现的问题再集中答疑解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哪些困难,对教学内容有无不懂之处,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满意不满意。通过交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建议,教师可适时地进行答疑及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与学生进行了情感的沟通,增进了师生情谊。

参考文献

[1]刘宇翔.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魅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5,(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