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李霞徐静贺娟方加胜

李霞徐静贺娟方加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39病区内分泌科湖南长沙410013)

【摘要】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自理能(Activitiesofdailylive,ADL)、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12周的肺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呼吸方法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无创正压通气、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ADL、肺功能等方面的情况。结果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ADL、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稳定期的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ADL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02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该病不仅因反复发作需很高的医疗费用,而且影响老年患者各方面的生活导致老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生活难以自理[1],COPD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有助于维持生理活动,改善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和疲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缓解期患者68例,其中男59例,女9例,年龄61~93岁,平均年龄76.3±10.6岁。所有病例均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l/FVC<70%。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32例,干预组36例,干预组接受12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护理干预。两组资料在年龄、病程、合并基础病、呼吸困难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COPD内科治疗及内科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同时,进行肺康复护理干预。

1.2.1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戒烟和长期低流量氧疗必要性宣教。

1.2.2正确呼吸方法训练

1.2.2.1放松:通过放松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肌耗氧量,缓解呼吸困难。具体训练方法采用前倾依靠位、椅后依靠位、前倾站立位进行。

1.2.2.2缩嘴呼气法:其方法为经鼻腔吸气,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1.2.2.3腹式呼吸方法: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肋下上腹部,吸气时腹部膨隆,右手随之抬起,呼气时腹部塌陷,右手随之向前下方给以一定压力,帮助膈肌回复。整个呼吸过程左手几乎不动,吸气呼气时间比为2:4。

1.2.2.4缓慢呼吸:此呼吸有助于减少解剖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通常先呼气后吸气,每分钟呼吸频率宜控制10次左右。

1.2.3有氧耐力训练:训练的形式主要以上、下肢功能训练器为主,同时给予吸氧并监测心率和氧饱和度。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运动强度为50%~70%最大耗氧量(V02max),心率不超过110次/min,氧饱和度达90%以上为有效[3]。

1.2.3.1上肢训练:包括手摇车训练、提重物训练。手摇车训练:从无阻力开始,每阶段递增5W,运动时间20~30分钟,速度为50rpm,以运动时出现轻度气急、气促为宜。提重物训练:患者手持重物,开始0.5kg,以后渐增至2~3㎏,作高于肩部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次活动1~2分钟,休息2~3分钟,每天2次,以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及不疲劳为度。

1.2.3.2下肢训练: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快走、划船、骑车、登山等。运动后不应出现明显气短、气促或剧烈咳嗽。运动训练频率2~5次/周,到靶强度运动时间为10~45分钟,疗程4~10周。

1.2.3.3呼吸肌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1)吸气训练:采用可以调节的呼气管,在患者接受的前提下,将吸气阻力增大,吸气阻力每周逐步递增2~4cmH2O。开始训练3~5分钟/次,3~5次/d,以后训练时间可增加至20~30分钟/次,以增加吸气肌耐力。2)呼气训练:①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做挺腹训练,开始为1.5kg,逐步增至2.5~4kg。②吹蜡烛法:将点燃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每次训练3~5分钟,休息数分钟,再反复进行。每1~2天将蜡烛与口的距离加大,直到距离增加到80~90cm。

1.2.3.4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在上述腹式呼吸练习的基础上,可进行全身性的呼吸体操锻炼。即将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起到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和增强体力的作用。

1.2.4无创正压通气(BIPAP)经鼻面罩或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模式S或ST,备用频率16次/min,吸气压力(IPAP)8~14cmH2O,呼气压力(EPAP)2~4cmH2O,吸氧浓度(FiO2)25%~29%,4~6小时/次,2次/天。对缓解期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前做好健康教育,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详细讲解治疗目的、方法、教会患者如何调整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同步,通气中选择合适的面罩,调整好头带松紧度,保持患者头、颈、肩在同一水平,保持气道通畅。通气过程观察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变化,避免张口呼吸、说话,保持呼吸机湿化器内蒸馏水在200mL,定时协助患者清洁面部、翻身、拍背排痰,使用后消毒备用。

1.2.5营养支持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半流饮食,对有咀嚼、吞咽障碍患者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给予充分的管饲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1.2.6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肌肉,减压及控制惊慌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及焦虑。当康复训练感到困难时,鼓励并协助患者将训练完成,必要时辅以吸氧,坚持长期不懈的肺康复活动锻炼。

1.3观测指标

1.3.1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及其百分比值(FVC%)、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及其比值(FEV1%)。

1.3.2呼吸困难评分(MRC):采用医学研究会推荐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评分标准。0分:无气促,1分:剧烈运动时气促,2分:登楼或爬坡时气促,3分:与同龄人比较步行时运动时气促,4分:步行90min后气促被迫停止运动,5分:不能离开房间或穿衣时气促。

1.3.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包括吃饭、室内步行、洗澡、穿衣、外出、购物六个项目,需要帮助为0分,完全自理为1分,共6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老年COPD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12周后,两组病人的肺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见表1。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变化情况(-x±s,n=32)

组别FVCFVC(%)FEV1FEV1(%)

对照组0.59±0.1212.1±1.380.29±0.049.17±1.27

干预组0.74±0.16*14.28±1.98*0.52±0.06*13.5±1.49*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呼吸康复训练前后MRC及ADL评分(-x±s)

组别例数MRCADL

对照组入院时323.47±0.804.09±0.73

12周后323.44±0.82*4.12±0.89*

干预组入院时363.49±0.684.18±0.68

12周后361.76±1.17△5.45±0.57△

*与入院前比较P<0.05;△与入院后比较P<0.05

3讨论

COPD稳定期肺康复的目的在于预防急性发作,改善日常活动能力,预防或减轻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各种并发症。COPD患者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焦虑、沮丧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残障程度。对患者及家属在康复训练前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实施耐力训练和呼吸肌功能训练,协同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迅速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增加通气量,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不仅利于护士进行病情观察和气道管理,还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增强运动耐受力,缓解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4]。肺功能各项指标及ADL、呼吸困难评分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36例老年COPD患者经过健康教育、正确呼吸方法训练、有氧耐力训练、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系统护理干预后,肺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呼吸困难指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

参考文献

[1].林申加.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6,6(4):60-6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53~60.

[3].AmbrosinoN,FogltoK.Selectioncriteriaforpulmonaryrehabilitation[J].RespirMed,1996,90(6):317-322.

[4].林梅,社区干预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复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