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探讨

王弘

王弘(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110034)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011-02

【摘要】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任务。数学课作为中等职业卫生学校重要基础课,在提升学生思维素质、拓展认知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未来提升空间。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思维素质应用意识

1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数学课程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是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思维能力。卫生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具体专业体现。数学课定位应该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定位为依据,参照现有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综合定位。实施基础知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学习方式。卫生学校开设数学课有以下几点特殊需求:

1.1学生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年龄小,无论是数学基础知识,还是模仿训练以及知识体系延伸,都没有明确目标定位。逻辑思维结构、空间立体构思都没有清晰的脉络,面对这样的教育群体,必须加强数学相关知识学习。

1.2数学课是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上、下两学期,它是一些学科的前期铺垫。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计算机、医学统计学等等,数学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数学知识掌握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

1.3经过卫生学校三年学习,学生毕业年龄相当于高中毕业生,无论年龄还是学历都相对低层,就业概率很小。除了分配到边远贫困农村或者个体小诊所可以直接就业外,大多数学生需要进一步深造,拓展知识结构,提升学历。而数学课是继续教育的必考科目,因此卫生学校数学课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从长远观点、从学生发展方向上定位课程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社会。

2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2.1打造基础,提供发展

卫生学校数学课作为中职教育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应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关系。在理论上选择最基本知识体系,涉及到现代化生活和医学相关应用时,要打造卫生学校数学课的实用性特点,使得学生适合时代发展需要。

2.2数学课程内容简练、实用,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

根据社会需求,学生现状,学科发展,精选最基本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课程内容,对教学内容要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分为基础和拓展两部分内容结构。保证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同时,适当安排拓展空间。例如:讲授对数运算中可插入化学PH值求法,生活中银行利率调换等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根据需求相应选择。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在有限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提升学生认知能力。适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数学应用知识,以发展学生应用意识为目的,恰当调整教学内容。

2.3注重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

注重数学课程学习过程,灵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沿用并优化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的方式。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多记多想多练、合作交流的好习惯。领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主动构建数学认识结构。

2.4数学课要展示数学文化

数学课适当穿插数学历史,以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兴趣,可安排“数学简史讲座”、“数学应用”等专题内容,熏陶数学文化,领会数学美学价值,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2.5关注医学相关信息,有效充实卫生学校数学课教学

卫生学校数学课要加强现代化医学信息技术,并恰当的融合在数学教学中,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收集、处理,提升学生知识含量空间。

2.6结合卫校学生特点,有效合理评价学生成绩

对学生成绩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评价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实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在获得结果过程中所作的努力。我校数学课采用多种评定成绩的渠道,如:提问、作业、总结、讨论、上台演示、动手自作数学模型等等,让学生觉得一份努力一份收获。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奋斗目标,都有达到目标的希望和可能。

3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数学课程目标

3.1知识教学目标

学懂数学课程基础内容及进一步深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3.2能力培养目标

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能力。

3.3学习目的目标

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升他们爱岗敬业的业务水准。

4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和要求

4.1认识要求

了解、理解、掌握。

4.2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1单元集合(8学时)

5教学实施说明

数学课安排在第一学年上、下两学期。上学期36学时,学习成绩评定按照考查课执行。下学期34学时,机动2学时,学习成绩评定按照考试课执行。共计72学时。

卫生学校数学教师,应该全面灵活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适时调整、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了解数学课程改革的动态,优选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卫生学校数学课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童莉.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氛围的构建,《重庆大学学报》2006年第23卷第23期2-3.

[2]赵博.论数学美及其教育功能,《重庆工学院学报》第19卷第10期158-160.

[3]蔺云,朱华从.L.White的文化划分看数学的文化内涵及要义《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第22卷第6期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