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叶小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叶小燕

叶小燕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61001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新生儿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不良发应发生的情况。结果:给予优质护理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达100%,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仅为86.6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发应发生的几率,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适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生儿护理;护理效果

新生儿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严格,考虑新生儿的特殊性,一般均由母婴专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为此我们选取新生儿60例,旨在观察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女性12例,男性18例,Apgar评分为7.5~9.3分,平均(8.7±1.1)分,日龄1.6~12.7d,平均日龄(4.4±1.3)d;研究组30例,女性17例,男性13例,Apgar评分为6.7~9.2分,平均(8.1±2.3)分,日龄2.5~13.2d,平均日龄(3.3±1.6)d,两组新生儿在性别、日龄和Apgar评分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新生儿给予优质护理模式,优质护理包括:(1)协助母亲角色的转换:考虑到初次妊娠的母亲,对照顾新生儿没有经验,对这一类的母亲给予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普及,帮助母亲角色的转换,为了避免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发生,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母亲进行沟通,讲解育儿经验。(2)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的护理从分娩那一刻开始,包括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摸、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新生儿哺乳、新生儿预防接种等;在娩出胎儿的时候,要轻拍新生儿的臀部,让其大声啼哭,增加肺的活动量,为新生儿沐浴的时候对母亲及家属进行指导,手法要温柔;沐浴之后用棉棒沾取消毒液对新生儿的脐根部进行消毒,由内向外圆形消毒;辅导母亲采用正确的哺乳方式,哺乳完要轻拍新生儿的背部,有助于新生儿的消化,对新生儿的抚摸也有助新生儿呼吸功能的发育,给予新生儿安全感,促进新生儿情感的发育[2]。(3)饮食护理:饮食护理主要针对母乳喂养的母亲,母亲营养的摄入对新生儿的影响是很大的,要求营养均衡,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少食用刺激的食物,保障奶水的质量,实时观察新生儿的排泄物[3]。(4)舒适护理: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要指导母亲采用什么样的体位可以让新生儿更舒服,舒适的体位有利于新生儿的发育,在包裹新生儿的时候选用较软的布料,避免对新生儿的皮肤产生刺激,包裹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3评价标准

采用统一问卷模式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指标,总满意度越高表明护理效果越好;观察新生儿不良发应的发生,对同种原因的不良发应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几率,几率越低表明护理疗效越好[4]。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其中两组新生儿护理后的满意度及新生儿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对比,如表1,给予优质护理的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达100%,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仅为86.67%,研究组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优质的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确立的,由于常规护理模式的局限性,新生儿护理的弊端越发显现出来,新生儿对护理的依赖性较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高,为新生儿提高优质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常加萍学者认为,优质的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5]。从本研究可以看出,给予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仅为86.67%,研究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新生儿护理中给予优质护理可由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发应发生的几率,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芳.新生儿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121.

[2]沈菁.优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3):475-477.

[3]孙秀梅.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215-216.

[4]陆敏安.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168.

[5]常加萍.评价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5):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