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高校思政课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索

孙芳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思路与方法;探索

引言: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思想政治课堂一直是重要的教育内容,承担着对于学生个人思想塑造以及社会认知形成的引导,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开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结合目前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能够促进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认识自我、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路探索

1、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对于目前自我、社会、世界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的道路,进行与社会的融合,为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而进行努力。在课堂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具有深刻的含义,但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使得学生难以对于这些理论产生深刻的理解以及认知,因此需要将理论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教学。

2、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对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了重点的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帮助者,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自我作为理解教学内容的主体,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具体根据。由于这一课程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时刻在产生着改变,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充分的理解,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模式

实际上,笔者在实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及学生的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应用的教学方式十分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不应该拘泥于较为陈旧的信息化教学的手段,需要在新的教学媒体应用中进行研究。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课堂的开展需要进行范围的拓展,而不局限于教室中。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探索

1、举办嘉宾化课堂活动

为了能够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的社会情况之间具有更为紧密的融合,教师可以举行专题的行动,邀请特邀嘉宾,即已经在社会中取得成就的本校毕业学生,引导目前的学生与之进行交流。在这过程中,主要需要将交流以及课堂的重点集中在学生关注的问题中,例如,就业问题、创业问题等等[1]。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打开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使得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状况产生更为细致、深刻的了解,促进学生对于人生以及社会的认识。这样的课堂,不仅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目前社会的探知兴趣,教师需要应用课堂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兴趣落脚点建立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学习内容中。

2、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

在每一个教学的环节中,教师都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教学进行深度的思考。其中的重点内容在于,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设计更多的学生参与环节,而非是简单的讲台式的授课。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上,思政课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思政课教师通过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确立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帮助大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的知识[2]。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均围绕大学生来进行,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在课堂中展开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学的课堂中学生的人数较多,教师在进行组织时需要注意组织的严密性以及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对于探讨的问题以及探讨的结果进行记录,使得整个过程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展现。

3、丰富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手段

在教学模式的丰富中,需要进行思路的开拓,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学生还要结合实践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布一些实践教学的内容,将教学的过程以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实践。

此外,学生和教师对微信、微博、微课、微视频这些信息技术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良好,个别评价优秀。教师们利用微信和微博可以传播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信息给学生,同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这也成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二课堂”,所以通过这类信息技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

结束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进行,需要以目前的社会现实需求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呈现得更为实用、有趣,起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目的,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田烨.浅议建构主义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1):98-102.

[2]穆亮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2):84-87.

[3]李梁.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思路和构想[J].中国高等教育,2017(2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