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T/H煤粉锅炉运行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220T/H煤粉锅炉运行情况分析

任梓赫

任梓赫(黑龙江省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黑龙江牡丹江157005)

摘要:针对220T/H煤粉锅炉试生产运行阶段暴露的问题分析相应的对策,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锅炉;运行分析;改进措施

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2#炉由哈尔滨锅炉厂制造的,HG220/9.8L型锅炉,主蒸汽通过2台低温低压分别将压力温度降至0.98MPa260向蒸汽热网供汽,2002年投产试运期间由于锅炉暴露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一些措施,保证锅炉运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锅炉概况及特点

1.1设计参数。设计参数见附表1。

表1设计参数

1.2结构特点。锅炉采用平衡通风,悬浮燃烧,水循环不采用单气包自然循环,锅炉主要由1个膜式水冷壁、炉膛尾部竖井布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尾部对流烟道组成。炉膛内布置墙式水冷屏式2级过热器。采用逆流顺流混合流的排列方式。尾部烟道布置1、2级过热器、管式省煤器和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煤仓。锅炉煤仓呈倒四棱台结构,四角贴煤后影响煤仓有效容积和存煤量减少,时常引起给煤机断煤,直接影响锅炉燃烧。

2.2耐磨、耐火料磨损脱落。检查发现下列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裂缝脱落现象:(1)炉膛下部内表面;(2)对流烟道之间的连接烟道内表面;(3)水冷壁、过热器屏下部外表面。

2.3水位测量。汽包筒。布置3只差压式水位计,作为汽包DCS水位测量装置,采取了取中给水自动调节和3取2水位保护。3只差压计指示值偏大使给水调节有时不能投入自动。

2.4煤粉细度。煤粉细度不符合要求,时大时小与设计值存在偏差,影响燃烧工况、飞灰浓度和粒度,水气壁磨损加剧。

2.5一次风机。(1)风机设计工作点选择不合理,致使一次风机调节挡板特性不好。达到设计出力时的风门开度大约为45%左右,风门常在低效区运行,不利于风机自动调节。(2)风机结构较特殊,进口呈狭长形,轴承振动小,但机壳振动大,且引起风道振动。曾因振动大造成风机风门挡板调整门连杆脱落。(3)风机轴承甩油环为分体式结构,运行中紧固螺丝脱落,引起轴承温度升高被迫停机。

2.6热偏差过大。由于热偏差过大,过热器管局部超温,使过热器爆管多次引起重大事故发生被迫停炉。

2.7过热器超温。由于在运行中控制的过热器温度超规定值使过热器长期在高温下运行使管子爆破。

3采取对策

3.1煤仓。针对煤仓贴煤问题,加装煤仓自动疏松控制装置,由内置疏松机(刮板式),可编程控制器等组成,该装置可进行故障报警,连续控制对保护给煤机防止锅炉燃烧故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造前煤仓一旦贴煤棚煤,不易被运行人员发现,需到就地去检查设备情况,改造后出现上述故障时疏松机会自动工作。保证锅炉给煤机连续给煤,避免锅炉降低出力和发生燃烧事故。

3.2耐磨耐火料磨损脱落。炉膛下部内表面等部位,耐磨耐火材料面积脱落,为此进行修补,对流烟道之间的连接烟道内表面的耐磨耐火材料出现贯穿性裂纹,使用可塑料进行修补,因使用寿命短,重新进行施工和养护,耐磨耐火材料的选择是锅炉面临的重大难题,无经验可循,需在运行实践中摸索。

3.3水位测试。经与锅炉厂研讨后确定改进方案,延长汽侧取样管,躲过进水紊流区,将汽包筒身左右侧差压式水位计与汽包两端的电按点水位计换位。改造后顺利地投入给水自动调节和投入水位保护,确定(0±50)mm为正常值,减轻运行人员的调节强度,保证了锅炉安全。

3.4煤粉细度。煤粉细度过粗,使不完全燃烧损失加剧,飞灰颗粒度增加,加大了水冷壁管和过热器等管的冲刷,使磨损加剧,过细则延长了磨煤时间,增加了消耗影响效率。改进措施:视煤种变化,确定适合的煤粉细度,以期达到最佳值,使锅炉热效率尽可能的提高,各项热损失尽可能减少。

3.5一次风机。(1)一次风机机壳及出口风管段加装加强筋;更换风机挡板调整的执行器及其连杆。(2)一次风机轴承甩油环由分体式改为整体式,避免紧固螺丝脱落,造成事故停机。

3.6热偏差。过热管内吸热不均的现象称过热器的热偏差,吸热量大于整个过热器的并行管子的吸热平均值的管子称偏差管。主要是由于工质侧流量不均和烟气侧热量不均造成的。

3.6.1主要采取的措施(工质侧)。(1)分级可以减少受热面偏差,许多并列蛇形管的蒸汽引入同一联箱内,经混合后可以消除或减轻这一级的热偏差。(2)过热器的蒸汽进行左右交换流动。将上一级在烟道左侧流动的蒸汽进入下一级改为右侧流动可以减小热偏差。(3)对流过热器两侧与中间分两级并进行交换:将烟道两侧烟温低的组成一级,中间烟温高的组成一级,两级间蒸汽进行左右交换,可减小热偏差。

3.6.2主要采取措施(烟气侧)。(1)从锅炉设计和运行两方面尽量保证燃烧稳定,火燃中心正确,使沿炉膛宽度向上的烟气流速和温度分布均匀。(2)沿烟气宽度避免出现烟气走廊。(3)严格执行吹灰规定,防止受热面结焦,如结渣应及时清除,采取以上措施可极大地改善过热器管的热偏差,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经济运行。

3.7过热器超温。(1)注意监视过热器温度,按设计参数尽最大可能减少超出规定范围的次数。(2)采取减温器来控制过热器超温。(3)改变喷燃器的分布方式,通过上下喷燃器的切换来改变火焰中心位置,当气温偏高时,尽量投入下排燃烧器或加大下部喷燃器的燃料量,同时停止上排或减少上排喷燃器的燃料量。使火焰中心下移,使燃料在炉膛停留时间延长。向炉膛散热热量增大,炉膛出口烟温降低,达到蒸汽温度降低的目的。(4)改变喷燃器的倾角。改变喷燃器的倾角也可使火焰中心下移,经验表明,倾角每改变1°可使过热管蒸汽温度改变2℃,但喷燃器的倾角调整不能过大向上,倾角过大会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使炉膛结渣,向下过大造成冷灰斗结渣,一般倾角在±(20~30°)区间内变化,可调汽温40~60℃,倾角向下倾斜则使汽温降低可有效地改善过热器超温现象,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针对220T/H煤粉炉发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为220T/H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效果奠定了基础,对今后建设此型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改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