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优良校风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小议优良校风的培养

肖裕福

漳州龙文区龙文中学肖裕福

[关键词]优良;校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班风;考风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制约着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良的校风是至关重要的。优良的校风是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高质量的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对于怎样培养优良的校风,本文旨在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肤浅的看法。

1优良校风的涵义

校风是学校的风气,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个公式:校风=领导作风+教风+学风。所谓领导作风,是领导在领导机构和领导活动中的态度和言行的一贯体现。优良的领导作风主要表现为廉洁奉公,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团结同志,联系群众,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务实高效。教风是教师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各方面素质的综合特征。优良的教风主要表现为: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论教,勤奋踏实;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方法,它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优良的学风主要表现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勤奋好学,求异多思;严谨治学既专又博;尊敬教师,虚怀若谷;遵守法纪,举止文明。其中,领导作风是决定因素,是校风的灵魂,教风是校风的纽带,学风是校风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

2优良校风的意义

2.1优良校风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育人的可靠保证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靠的是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靠的是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激励措施。校风建设,是形成强大精神动力的源泉。优良的校风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2.2优良的校风能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优良的校风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优良的校风能够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和行为,促进优良的教风、学风和领导工作作风的形成。优良的校风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处事观念。

3怎样培养优良的校风

优良校风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努力,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注意日常的培养教育。具体来说,要培养优良的校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3.1培养优良的领导作风

校风是领导作风、教风和学风相结合的产物。优良的领导作风是校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培养优良的领导作风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培养领导廉洁奉公,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作为领导,在任何时候都应坚持原则,不感情用事,不徇私情,不记旧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理问题从实际出发,是则是,非则非。

其次,应培养领导团结同志,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领导应有宽阔的胸怀,能团结一致,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发挥集体的力量。此外领导要有平易近人的作风,深入群众,联系广大教职工,支持他们的工作,了解他们的疾苦,甘为教师铺路搭桥。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人员应是“社会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应发挥“服务”的作用。

第三,应培养领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作风。作为领导要严以律己,做教师的表率,要求教师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教师遵守的规章制度,自己要模范执行。

第四,应培养领导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每个部门、处室都有明确的分工。如果领导干部都避实就虚,不务实,图虚名,办事拖拉,遇事回避,以权谋私,势必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2培养优良的教风

教风在校风中起桥梁、纽带、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优良的教风,才能培养优良的学风。

首先,应培养教师勤思博学的教风。教师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扩大视野,博采众长,用各方面的知识充实和提高自己。

其次,应培养教师爱生如子的教风。爱生如子是指教师对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要把那父母般的慈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学生,使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感到教师的关爱,使学生感觉到教师严而不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

再次,应培养教师诲人不倦的教风。教师应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孜孜不倦,不厌其烦,想方设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第四,应培养教师为人师表的教风。教师在思想政治、品德修养、待人处世、治学行政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3.3培养优良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中的风气,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优良的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卫生、行为等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风气。

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传授知识是职责,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比传授知识更大的职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学生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第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第五,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第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其次,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对于培养优良的学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按时作息,锻炼身体,不乱扔垃圾等。

再次,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和保证其优良学风的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必定是尊师爱生、团结友爱、讲文明、懂礼貌。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学校校风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

3.4培养优良的班风

优秀的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的条件,也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因此,要形成优良的校风,必须树立每一个班优良的班风。建造良好的班风,要求班主任必须抓好班集体的建设,选好班干部,制定好班级纪律和班级公约,并形成检查、评比和考核制度。要帮助班级形成勤奋、民主、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风。

3.5培养优良的考风

考风是教师和学生对考试态度和行为的表现。通常考试既检验学生“学”的效果,又检查教师“教”的效果,因而学生和教师都有舞弊的可能,都可能对检验反映出不真实的结果,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狠抓作弊之风,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负责,保证学习质量。作为执法者的监考老师执法必严,姑息就是失职,就是令人痛恨的渎职行为。所以不仅要对学生,而且要对教师加强诚信教育,严格考试管理,杜绝作弊现象。

[参考文献]

[1]吴恒山.做最好的校长----中小学学校管理实务.漓江出版社,2012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吴志宏.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