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植物科学配置研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生态园林植物科学配置研究探讨

陈达虎

陈达虎广西华宇建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北流市537400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植物是园林绿化的主体,能够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和陶冶情操,也能够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美化面貌、净化空气、提高品位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想实现这些作用,关键是园林植物的正确选择与科学配置。本文在此对如何让做好园林植物的生态科学配置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园林;手法

一、园林树种选择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

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30~40米的高大乔木树种很多,应该广泛加以利用。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2、按照我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选择常绿与阔叶树种

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了,许多都处在濒死的边缘,几乎没有生态效益。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3、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树种

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当然,出除了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配置也是不够的,还可以用已经引进多年、比较成功的外来树种进行配植。

二、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比较适合。

2、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起伏和韵律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产生节奏韵律感,尽量避免布局呆板。

4、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三、园林具体的配植要点

1、分层配置、色彩搭配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木本植物高度不同,不同的草本植物色彩也不同,根据植物的高度和色彩进行合理分层,既可以体现园林的层次美感,又符合植物的生态位原则,有利于避免物种在空间和营养方面的冲突,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种问的相互补充和环境的共享。如把不同高度的黄杨球、紫叶李、桧柏和枫树进行配植,由低到高,四层排列,不同花色和花期的物种分层配植,构成绿、红、黄等多种色彩的协调对比,充分体现出色彩的层次感,可以延长观赏期。

2、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相结合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在保持与园林整体协调的情况下,尽可能把观花、观叶和观果植物搭配种植,体现种群的多样性,增强可观赏性。例如:观花木本植物有梅、桃、西府海棠等,观花草本植物有翠菊、雏菊等;观叶植物有银杏、孔雀柏等;观果植物有山楂、火棘、葡萄等。不仅要注意花、叶、果类植物在形状和色彩方面的搭配,更要注意不同植物的季节变换,实现“四季皆风情,无时不变换”的景观。

3、突出季相变化

要保证生态园林的景观效果,必须在植物配植时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季节性。植物配植要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花开,夏季叶茂,秋季赏果,冬季有色的丰富园林景象,使人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和丰富多彩的变化。

水景植物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路旁植物配置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4、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例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5、植物配置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把不同的树木花草,在遵循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讲求艺术性,使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动植物与镶边植物等名得其所,梦构成一个人工植物群落整体。在植物色彩的运用上或组合形式、空间处理上都有别于传统的园林形式。这样才能在园林植物配置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