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法研究

张翔飞李竞吴文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77626部队西藏拉萨851400)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有温度、有实感”的要求,需要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多个角度完善网络政工。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基层官兵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制高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网络政工的优势就在于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交互操作,这也是网络政工的生命力。当前有的单位基层官兵利用政工网热情不高,政工网的作用发挥不够理想,原因是网上的信息太陈旧、太单一,难以满足官兵的求知欲和味口。

1力戒跟进滞后求“新”

有的部队基层单位仅满足于建立网络,而不注重更新网页内容,致使信息陈旧,内容少。网络政工只有让人点击,让人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就是摆设。习主席指出,政治工作要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基层的训练工作是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基础,是练就打赢本领的平台。官兵训练中的点点滴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鼓励官兵收集训练中的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并通过文字、摄影、视频的方式,把一线最新鲜的教育素材放到政工网上,使一线官兵成为教育者,通过“兵说兵事”的方式反过来激发部队训练热情,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双提高”的效果。通过宣传报道官兵身边的事,采编那些“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提高网络政工的“活力”。

2力戒空话套话求“实”

科技作为辅助手段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要符合时代要求,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贴近官兵思想实际。否则,如果网上只讲空话、讲套话,不仅不利于解决思想问题,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无论是教育宣传还是促膝谈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总是主客分明、“我说你听”,绝大多数时候受教育者处于“被教育”的地位。而网上的情况就完全不同,教育者不能通过职务、资历等产生影响,受教育者可以自由的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接受某些信息或者回避某些信息,也可以自由发言。

这种特点使网络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授受平等”的氛围,给人一种民主感和亲切感。在这种环境下做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靠真理的力量服人,只有真实透彻、生动有趣的语言才能争取到广泛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力戒长篇大论求“短”

网络的出现,把政治干部从大量枯燥繁重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翻书、摘抄、剪报逐步被搜索、复制、粘贴所替代,借力键盘鼠标使大海捞针成了举手之劳。分享共享特性集聚起无限智慧,但也容易出现照搬照抄和堆砌材料,造成文章庸长无味、言之无物。网络时代,短、平、快的语言和文章受到喜爱和欢迎。军人训练强度大、生活节奏快,业余时间和训练间隙官兵更喜欢阅读短小信息“浓度”高的文章。习主席号召写文章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少一些空泛说教,少一些抽象道理,提倡有个性、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在网络时代,能否用简短的文字透彻的叙事、说理、激发情感也是检验政治工作者工作水平的试金石。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一些单位尝试在政工网上展播“军营微视频”“微故事”“微新闻”,开辟“军营微热点”“时政微解读”等板块,很受官兵欢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值得借鉴推广。

4力戒过剩供给求“精”

网络使基层政治工作丰富多彩,方便快捷,基层也能随时下载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各部队的教育材料,每天能获得海量的新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过分依赖网络、简单随意、“过剩供给”现象。很多单位网络政工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粗放,内容很多但是大多是复制、转载,缺乏具有特色的精品。为此,抓好网络政工要注意把握住理论教育的方向性,政策教育的时代性,抓住战略性问题、现实性问题、热点性问题进行解读,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人点,从而提高网络政工的供给质量。通过提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提高工作效果和吸引力。

5力戒单向传递求“互”

网络评选是政治工作的新形式,但有的参评单位挖空心思在网上大做文章,或者组织官兵统一上网,要求必须投给指定选手,剥夺了官兵的自主选择权,使“自由投票”变成了被动“人海战术”。网络政工应避免只是单纯的在网站上发布政策要求、消息新闻,而是应当建立互动沟通平台,重视官兵的反馈信息。注重通过网络平台发扬民主,发挥网络的民主沟通和民主监督的功能。虽然网络自身有其所具有的虚拟空间的特点,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部队官兵,需要感情交流、心的聆听。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对感情的沟通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可以通过网络吐露内心的秘密,放松心情,希望通过化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招致麻烦。网络政治工作要努力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官兵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是心灵之间的交流,让官兵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实现从“键对键”到“心对心”的沟通。

6力戒板着面孔求“乐”

发挥网络政工的教育功能,要避免简单的纯理论灌输、硬性下达上网任务、定发贴指标。政治工作者不能对网络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对如何紧密联系本单位官兵思想实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搞好教育方面则动脑筋不多、下功夫不够,搞懂了“电脑”弄不清“人脑”,舍本而逐末。网络拥有丰富的内容,为官兵提供了多样的学习资源,指引导官兵使用网络可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政治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网络增强政治教育趣味性,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教育变得更加喜闻乐见。通过信息传播中表现出的人格的感化力量、真理的征服力量、情感的打动力量、事实的说服力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吸引力量、榜样的引导力量,教育和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杜尚泽.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解放军报.2016—02—20(1).

[2]杨存社.网络政工纵横谈[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