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江南别院冬季园林色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基于江南别院冬季园林色彩分析

陈思思

身份证号码:33032619821224xxxx浙江杭州

摘要:四季色彩对于园林造景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冬季的特殊性,如果不进行刻意设计或造景,园林景观通常不尽人意。本文从色彩的物质载体性质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古典园林江南为例,分析其冬季园林色彩,为未来造园活动多一些参考

关键词:江南别院、冬季园林色彩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类生存的每一个空间都充满着绚丽的色彩,色彩既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是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因此作为环境艺术的园林设计与造景,园林色彩也变得尤为重要。

1园林色彩的概念与分类

美学上讲究色彩三要素,其分别为明度、色相和纯度;而园林色彩则泛指与园林相关的一切景物形成的多种色彩。从园林色彩的物质载体性质角度来说,组成园林景观的色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1.1自然色

自然色是指自然物质自身所携带的颜色,在园林景观的应用色彩最多的为

天空、石材、水体、植物的色彩。自然色是出自大自然自身物体的色彩,没有经过任何装饰而来,人类也是来自大自然中的其中一种生物,所以对来自自然界天然的色带有独特的感觉,天生的好感。但是自然界天然的色并非是一成不变,它会受到时间、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人类是无法控制自然色彩的改变。所以在景观园林色彩的应用中只能对可以控制的色彩因素进行设计,协同考虑自然色参与下的总体景观色彩效果,这样才可以对人为控制的色彩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

1.2半自然色

半自然色是指人工处理过的但不改变自然物质本身的色调,园林景观应用中使用最多的为人工加工过的各种石材、木材和金属的色彩。半自然色虽有人工加工,但是其还保存有自然色的表观特征,所以,在景观园林的应用中半自然色也很受人们喜爱,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能体现自然色的特征有能把控各种材料中的色彩结合。

从色彩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自然色和半自然色是人眼更为容易接受和感觉舒适的色彩。因为自然界天然物质的色彩在很多情况下,其表现不是单一的,而常常是由多种色相、明度和彩度的颜色组成。

1.3人工色

人工色是指经过人工加工制造出来的色彩,在园林景观应用主要表现为各种材料和色彩的瓷砖、玻璃、各种涂料的色彩。人工色存在的问题是色彩单一,在园林景观应用中需要协调的搭配。

2、江南别院的冬季园林色彩

(1)江南别院的冬季自然色

江南别院自然色运用最多的莫过于植物和石材。尽管在冬季,南假山的常绿植物与太湖石的融合相当和谐。撇开山麓鸣泉,仅从园林色彩来论,这是一种静态之美,更是园林色彩节奏和韵律的统一:在平静的水面映衬下,假山凸显的巍峨和植物生机勃勃的绿意让个人格外舒心和欢畅,丝毫没有冬季的萧瑟,只有内心的平和。这里面有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更有佛家“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的禅宗思想。南假山虽然运用了较多的造景手法,但仅从园林色彩的运用来看,假山冷色调的灰白和植物中冷色调的青绿相结合,让人产生后退的视觉感受,本来距离并不远的景物,由于园林色彩一下子变得“高远”和“深远”;并且通过园林色彩完美诠释了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江南别院展现出来的恬淡雅宜、含蓄隽永的意境。这样的“意境”通过造景手法的升华,从“生境”早已形成了“画境”,宛若游人面前就是一幅画卷,达意之人可信手拈来。

江南别院除了南假山园林色彩让人惊叹不已外,扇亭和岁寒亭的景致更是让人不可小觑。扇亭外除了大片绿色植物外,更添了红花继木球,这让植物都是中冷色调为主旋律的江南别院来了一股暖意,使人热情轻快起来。

如果说南假山的自然色的一种静态美,那么观鱼亭的园林色彩应该算是一种动态美。观鱼亭者,观鱼也。这里的园林色彩是通过池内的金鱼和锦鲤表达的。与南假山的山麓鸣泉不同的是,北假山的池水是完全静态的,池边的岁寒亭和北假山倒影池水中,完全是一幅静态的画卷。兴许为了避免冬季的江南别院少了生气,池内金鱼和锦鲤总在适宜的时候,化成点点红晕,将自己化为江南别院园林色彩的一部分,点缀着这幅池中美卷。随着金鱼和锦鲤的游弋,或聚或散,让这幅画卷变化无穷。

江南别院另一个自然色源自于不可掌控的天气,如雨季带来的碧波荡漾、雾予仙境的朦胧之色,暮雪皑皑下的江南别院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可遇不可求罢了。

(2)江南别院的冬季半自然色

最能代表江南别院半自然色的应该是其园路铺装。太平天国历史史料陈列馆前面的园路铺装是通过码放多色卵石形成特定的吉祥图案,从而寓于美好祝愿。

除了通过采集的多色卵石,素心斋外园路铺设的彩色玻璃珠更具神韵。经过人工刻意整齐的码放和镶嵌,多彩卵石与玻璃珠形成的凤凰图案栩栩如生,融于江南别院的园林色彩之内,活灵活现。

(3)江南别院的冬季人工色

通常人工色总会因为过多的人为痕迹而让本来活泼流畅的园林色彩系统变得生硬缺乏活力。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在使用人工色的时候小心翼翼,且较多使用在建筑上,以此调和建筑的色彩使之较好的融于原有的园林色彩之中。如扬州个园的琉璃瓦,只是为了融于一片翠竹之中,达到若隐若现的意境。

江南别院的人工色也主要是用于建筑的调色,诸如各类亭、廊、榭、轩的涂料或者题字匾额,或红或褐,使建筑物突出而不张扬,含蓄而又婉约。夕阳西下,余晖照射在古朴的建筑上,萧瑟之余让人感慨万千。或者这也是园林色彩的表达形式,却让江南别院展现出了另一种意境,不能说是马致远那样的“枯藤老树昏鸦”,却也韵味十足(图1)。

图一阳籁爽风清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园林的造景元素也开始运用于中国古典园林之中,在园林色彩方面较为突出的就是灯光的设计。不同与自然光的不可控性,灯光可以为建筑和景点营造特定的景观效果,让人感受到园林在夜色中另一番美感享受。

3冬季园林色彩对于未来园林设计和造景的启发

3.1冬季园林色彩可以强调景观效果

如扇亭外的红花继木球,在冬季植物多绿的基础上,通过明丽的颜色对比,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通常使用绿紫、绿红进行搭配可进行较好的突出对比。鲜明的色彩对比,不仅强调景观效果,也可以增加空间的丰富度和层次感。

3.2冬季园林色彩可以强化园林空间

打破原有的单一的纯色空间,运用差异颜色的多种植物或园林作品进行合适配搭与调整,可以不依托地面的界面区分和限定,自由的、任意的突出其抽象空间,模糊或破坏原有的空间构图形式。如南假山的园林色彩搭配,虽然场地有限,却依然可以展现出了郭熙《林泉高致》中所阐述的

“高远”和“深远”意境。

3.3冬季园林色彩可以调节和弥补其他景观元素的缺陷

因为对不同的色彩人们的视觉感受不同,所以可以利用色彩重新“塑造”有缺陷的园林景观要素。如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比例失调时,可通过色彩的冷暖关系去调节而取得均衡。不仅如此,色彩更可以创造景观元素,完美呈现景物不一样的美感享受。如果不是灯光的运用,夜色的下的江南别院应该比较寂寞。

4结语

冬季园林色彩在园林造景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由于季节因素,导致较多植物色调单一,所以需要其他的园林色彩元素及时进行调节和弥补,熟练的将冬季园林色彩运用到园林设计和造景过程中,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景观效果,让造园活动更具意义。江南别院虽然是中国古典园林,但是它的冬季园林色彩对现代园林设计和造景依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StomleyAbercrombie.建筑的艺术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敏,李爱林.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A].河北林业科技,2008(10).

[3]杨湘涛.园林景观中色彩艺术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

[4]严潇.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A].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1).

[5]江南别院设计院.江南别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