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肖卫清

肖卫清

涟源市人民医院湖南娄底4171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入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入院时和治疗干预均追踪观察6个月,同时采取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采取的综合性护理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对照组(P<0.05);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QOL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干预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增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字】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依从性,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下降引起的综合征,往往是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演变成慢性心力衰竭,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该病的危害性如此之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本文研究80例CHF患者,将其分为综合性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并进行比较,取得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在2010~2012年收治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护理干预组42例,男、女分别为26和16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0岁,最小的只有40岁,平均(61.3±10.1)岁。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8例;冠心病22例,高血压15例。对照组38例,男、女各为22例和16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64.1±10.5)岁。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8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排出心肌梗死、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社区医院等地设置宣传板报,组织专题讲座。通过患者及家属形成小组共同学习,达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更深层次的认知,清楚其诱因和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让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所掌控,建立治疗的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对于病情的转归是十分必要的。(2)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是不可缺少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各种不适症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患者通过宣泄内心的苦闷和表达负性情感,从而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培养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态度。(3)用药干预:患者不可不经过医生的同意擅自选择药物,同时向患者讲解,传授药物的理性,让患者更好的清楚药物,达到患者依从医嘱的目的。(4)饮食干预:对患者的合理膳食进行干预,可根据身高,体重等方面计算消耗的热量控制每餐的摄糖量,限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同时蛋白质和蔬菜水果要根据体质补充。(5)运动干预: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增强抵抗力,加强和改善心肺功能。但必须根据患者自身的体质,不可做强度大和重体力的剧烈运动,注意进行有氧运动的练习,以便降低长期卧床形成的血栓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6)家庭护理干预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联系,定期到患者家进行护理指导,教授患者及家属运动、饮食和坚持用药的知识,让患者能够自我监测病情发展,有助于患者自愈。

1.3观察指标与标准经历了6个月的追踪调查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QOL的评估方法: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专为慢性心衰患者设计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LiHFe),对各项生活指标进行评分,包括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及症状。治疗依从性的评价: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不能依从以及依从。记分方法:各个维度记0分(最好)~5分(最差),各维度分值累加得综合积分。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的变化: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治疗依从行的比较,发现护理干预组比对照组有较高的完全依从率。(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的变化: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护理干预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显著得到改善,对照组较干预组有很大差距。生活质量的各单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成年人中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高达0.9%,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高,缺乏治愈手段。给患者带来了身体的病痛,体能的降低,不良的药物副作用以及超负荷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真正的医学不仅要解除患者的病痛,更要以人为本,让患者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状态,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学的目标。

本文专注于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以及家庭护理干预。其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让患者了解病情。只有患者正确认识到病情并不是不可控制的,患者才能摆脱心理障碍,消除对治疗的抵触情绪,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病魔。从而能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疗的信心,并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和听从医生的建议。运动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血栓和高血压的发病率,其中有氧运动在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方面效果显著。但注意不要出现劳累现象,不得做剧烈运动,主要以每周2~3次的散步为主。此外用药情况、合理膳食、家庭护理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都要进行护理干预。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生活中的各个问题都能够具体的进行指导,让患者逐渐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也就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也会显著增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增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琳,宋蕾,姜风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1623-1625.

[2]张玉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临床研究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79-380.

[3]KavitaRadhakrishnan,CynthiaJacelon.Impactoftelehealthonpatientself-managementofheartfailure:areviewofiterature[J].JCardiovascNurs,2012,27(1):33-43.

[4]SuterPM,GorskiLA,HennesseyB,etal.Bestpracticesfo-rheartfailure:afocusedreview[J].HomeHealthcNurse,2012,30(7):394-405.

[5]莫伟文.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