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孟庆学王世礼

【关键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放射摄影术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又称为骨皮质缺损症、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因在病理上与非骨化性纤维瘤极为相似,过去曾认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展的结果[1-3],但目前多认为是两种病变。我们特结合有关病例阐述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临床X线表现,并着重从影像学角度探讨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区别。

1材料和方法

本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6~26岁,平均12.5岁。15例因外伤行X线检查偶然发现,因局部或邻近疼痛不适就诊5例,但均无局部肿胀和功能障碍。对照组非骨化性纤维瘤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3~32岁,平均20.3岁。因外伤行X线检查偶然发现1例,其余5例均因局部酸痛或肿胀隆起而就诊。上述患者均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然后透视下病变处切线位点片检查。

2结果

2.1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下干骺端13例、胫骨上干骺端4例、腓骨下干骺端1例,未见多发病例。病灶多位于病骨后缘、后内缘或后外缘;呈圆形、椭圆形者16例,大小约0.3×0.5cm~2.8×3.2cm。其中腓骨下干骺端1例,正位片呈纵向椭圆形,长约2.5cm,横径占据整个骨干宽度,切线位片显示后缘皮质呈浅碟状凹陷。病灶呈分叶状者2例。上述各类病灶均边缘硬化、界限清晰、内无钙化、局部无骨膜反应,病变长轴与骨长轴一致;切线位片显示骨皮质凹陷缺损,病灶相对表浅、深入髓腔不显著。

2.2对照组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中,位于胫骨上干骺端4例、胫骨下干骺端1例、股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骨前缘或前侧缘;呈多囊状或分叶状,大小约2.0~6.5cm,边缘硬化显著。病变长轴与骨长轴一致,呈偏心性位于皮质或髓腔内。病灶向髓腔深入较著,皮质膨胀变薄,但切线位片显示皮质无明显缺损表现。

3讨论

3.1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临床、X线表现

3.1.1病理和临床表现本病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有生长缺损、发育缺陷、骨化障碍、生长变异等学说,现在多趋向于骨膜化骨障碍学说[4]。病理组织学显示病灶由旋涡状排列成束状的纤维组织组成,间质数量不等,中间散在分布有多核巨细胞以及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多数可自愈。本病好发于儿童或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无症状,大的病灶可以导致局部不适或疼痛。

3.1.2X线表现本病以膝关节附近多见,尤以股骨下端最为常见,且多位于病骨的后缘,尤以后内侧多见。病灶多小于3.0cm,但有文献报道可达7.0cm。病灶正面观多呈圆形、椭圆形透光区,多囊状少见,病灶长轴与病骨长轴一致;病灶边缘硬化,

界限清晰。切线位片显示病变处骨皮质似乎“陷入”髓腔内,皮质呈浅碟状凹陷或缺损[2]。局部无软组织肿胀和骨膜反应。本病可并发病理骨折或疲劳骨折。其愈合方式有平复型和骨化型两种,即前者愈合后显示局部缺损消失,完全恢复正常骨形态;骨化型局部缺损消失且形成突向髓腔的致密骨块影。CT检查亦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3.2鉴别诊断

3.2.1非骨化性纤维瘤由于本病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病理极为相似,故有人认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如不消失,继续发展扩大侵入髓腔则成为非骨化性纤维瘤[4,5],甚至有学者主张8岁以前称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8岁以后称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显然缺乏一定的严谨性。从以上两组病例不难发现非骨化性纤维瘤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区别如下:①两者虽均好发于20岁以前的青少年,但后者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前者多以肿胀隆起、疼痛就诊;后者多偶然发现。②前者病灶多位于胫骨上干骺端,且以前内侧多见;后者多位于股骨下干骺端及胫骨上干骺端的后内侧。③前者病灶多大于3.0cm;后者病灶多小于3.0cm。④前者病灶多呈多房多囊状,边缘有分叶;后者多呈圆形、椭圆形,分叶少见。⑤前者切线位片显示病灶位于皮质内或深入髓腔,皮质膨胀变薄、无凹陷缺损表现;后者皮质“陷入”髓腔呈凹陷缺损表现。故我们认为非骨化性纤维瘤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应视为两种疾病,虽然二者组织学表现甚为相似,但切线位片或CT检查观察皮质有无缺损应作为区别两者的主要甚至唯一依据(这一观点目前国内外文献均无论及,请予商榷)。

3.2.2骨皮质局限性脓肿患者多有感染史,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常反复发作。X线平片可见透光区无钙化或骨化,邻近皮质增厚。

3.2.3骨样骨瘤(骨皮质型)患者局部疼痛、夜间疼痛为其特有症状,水杨酸类药物可缓解疼痛。X线表现为直径不超过2cm的透亮瘤巢和其周围的骨质硬化带;瘤巢中心可见钙化或骨化,与其周围的硬化带间隔以环形透亮区为其特征性表现。

此外,对愈合期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尤其骨化型愈合方式者,应注意与骨梗塞、内生骨瘤(骨岛)相鉴别。

总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并不少见,其切线位片或CT扫描显示的典型皮质凹陷或缺损等,并结合其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也应作为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根本区别。

参考文献

[1]荣独山.X线诊断学(第三册)[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0.

[2]王云钊,曹来宾.骨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40.

[3]王玉凯.骨肿瘤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8.

[4]宋英儒,黄仲奎,龙莉玲,等.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和

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10):808-811.

[5]陈国礼,郑玉霞,任启泉,等.20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临床X线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