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游戏在儿童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医院游戏在儿童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赖玉凤

赖玉凤(福建省长汀县汀州医院366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患儿的术前访视中采取医院游戏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需手术的6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例,在术前访视中采用医院游戏的方法;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访视方法。结果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表现:干预组在手术日有23例自愿进入手术室,对照组在手术日有9例自愿进入手术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血压、脉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患儿术前访视中使用医院游戏的方法,为患儿提供了一个亲切的医疗环境,使其情绪得到支持;同时,医院游戏为患儿术前访视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关键词】医院游戏术前访视儿童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007-02

临床工作中,患儿不合作的情况下多采取强制手段,极易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表现为拒绝进入手术室,手术前后夜惊恶梦增加。这些情绪会阻滞器官功能活动,抑制其免疫机制,使抗病能力下降[1]。资料表明,童年期的不愉快经历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2]。医院游戏可以把压力环境下的体验常态化,预防渐进发展的退缩行为,减少父母和儿童的压力及焦虑,促进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并辅助诊断,提高康复率,带动患儿积极参与治疗过程[3]。本研究采取医院游戏的方法进行对手术患儿术前访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63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0例,女5例,男25例,年龄(4.2±1.0)岁,其中行疝气手术者21例,隐睾手术者6例,鞘膜积液手术者3例;对照组33例,女8例,男25例,年龄(4.5±0.8)岁,其中行疝气手术者23例,隐睾手术者4例,鞘膜积液手术者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种上经检验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一般情况

2方法

2.1对照组术前1天,手术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儿及家长,了解患者情况。按常规于术前1天及手术日晨在手术接待室测量血压、脉搏。统计时,将入室后血压升高超过20%定为血压上升,脉搏增加超过20%定为脉搏加快[4]。

2.2干预组手术巡回护士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按常规测量血压、脉搏,同时增加以下访视内容:

2.2.1向父母介绍卡通游戏的意义及内容,取得父母的配合和支持。

2.2.2开展以下游戏活动:

⑴讲故事: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电视卡通人物形象,科室组织编写了“天线宝宝历险记”的故事。手术巡回护士以天线宝宝的口吻简述了一个得了“疝气”的天线宝宝进行手术的整个护理流程的故事,以生动鲜明的形象感染患儿,帮助他们理解医疗护理要求。

⑵认识图片:制作有关手术及手术室场景的卡通小卡片、幻灯片或相关照片等,以猜谜奖励的形式供患儿术前观看认识,使其提前感知手术环境。

⑶模拟手术程序的游戏:我们使用了角色扮演游戏。指导患儿扮演医生或护士,替布娃娃听诊、打针、静脉注射、消毒皮肤等,使平日躺在病床上的孩子,一戴上听诊器和护士帽,就能很快地融入医生或护士角色中,对手术前后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2.2.3手术日晨,患儿进入手术接待室,访视护士鼓励和诱导其按前1天模拟手术游戏的方法主动配合,并让孩子尝试辨别手术室实地和图片上相同之处,转移孩子对手术的注意力,使患儿在轻松的环境下测量血压、脉搏。

2.3观察指标

2.3.1进入手术室的表现:患儿进入手术室时无紧张、恐惧情绪,能顺从医生或护士的安排者,为自愿入室者。

2.3.2进入手术室前后血压、脉搏变化:干预组和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手术日晨在手术接待室所测量的血压、脉搏变化为观察指标。

3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

4结果

4.163例患儿进入手术室,干预组30例,有23例自愿进入手术室,自愿率达76.67%;对照组33例,有9例自愿进入手术室,自愿率27.27%。两组比较,X2=13.427,P<0.01,不同组别自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自愿合作程度高[表2]。

表2两组患儿入手术室自愿程度比较结果

5讨论

儿童由于心理发育和理解能力的限制,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特殊性,单纯的语言沟通很难引起儿童的共鸣。游戏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全球性语言,也是重要的沟通方式,更是调动患儿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游戏方式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提示我们在与患儿接触和交流时,可采取不同的游戏方式进行沟通[5]。

5.1游戏活动给儿童术前访视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患病和住院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给患儿带来精神上的创伤[6]。在术前访视时,巡回护士利用游戏活动与患儿沟通,并观察患儿在游戏时对待得了“疝气”的天线宝宝的动作语气,来感受他们接受手术的心情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游戏也为患儿提供了表达对疾病感受的机会,学习有关的医疗知识,帮助儿童减轻压力和焦虑情绪,促进儿童正常的身心发育。

5.2给予儿童和家长情绪上的支持。

本研究以模拟手术游戏的方式向患儿解释手术过程,正确引导,让患儿在接受一系列的医疗程序和手术之前,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准备。实验表明,干预组的自愿率达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而血压、脉搏的增高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5.3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亲切的医疗环境

儿童因生病住院手术,突变的环境使他们感到陌生和恐惧。当孩子在医院里能玩到布娃娃和各类不同的听诊器、注射器、血压计等物品时,心情会特别兴奋,会觉得住院没什么可怕的,是游戏带给患儿安全和亲切感。

参考文献

[1]杨晓莹.患儿围手术期在父母陪同下进行麻醉诱导,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6):255.

[2]张淑英.新编护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28.

[3]SadlerC.Child’SPLayNursTimes,1990,86(11):16-17.

[4]胥焰,单冬青,石珂,手术患儿在家长陪伴下进入手术室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38):225.

[5]沈犁,不同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及其对护患沟通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502.

[6]王玉梅,任行琴,秦灵香,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341-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