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笼中的挣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1

铁笼中的挣扎

程琴娇

野鸽到我家时,是用老鼠笼子装过来的,亲戚教我给儿子煲汤喝。

野鸽不断地扑腾着翅膀,可铁笼毫不留情地桎梏着他,他的头因此不停地与铁丝网相撞。

野鸽不断地尝试着飞翔,向着铁笼外的天空。他的头顶因为不断地向上冲撞而皮毛全无,血色中可见颅骨,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我于心不忍地对它说:且忍耐几天,等我休息时带你去森林,给你自由,让你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现在,只要你一出笼子,就会被人逮住,成为餐桌上的美汤。

儿子每天都喂野鸽吃米,晒台上的阳光与风雨,也许给了野鸽几份安全感,他渐渐地安静下来。

养了几日,野鸽不再焦虑不安,他的伤也渐渐好了,结了痂,虽然皮毛不存,但不再血淋了。

野鸽总是静静地呆着,待米放到笼子里,便急急地啄食。我想,他原来也是可以习惯于笼中生活的。

当他以血肉之躯冲撞铁笼于皮开肉绽于不顾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当他这么短时间便失去了野性,失去了对自由的向往,我又震撼了。我想也许等我再度把他放回大自然时,他的飞翔能力或许已经退化了。

昨天因为加班,一天没回家,早上出门匆忙,竟忘了喂养鸽子。晚上回家的时候,鸽子已僵死了。我想是因为又冷又饿吧。好一阵自责。

当我们面临变故,挣扎反抗是自然的反应。而适者生存又是自然法则。当鸟被驯养久了,他的翅膀会退化:就象人在庸常的生活中习惯了,便没有了激情与勇气。

生活是残酷的。一不小心,便面临困境乃至绝境,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然而,可怕的不是困境或绝境本身,而是困境或绝境来时,人已经丧失了自救的勇气与能力。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寓言:一名商人被强盗追赶进一个迷宫似的山洞,进洞后,强盗夺取了商人的金银珠宝、粮食和火把,开始寻找出路。一无所有、劫后余生的商人也在最深的黑暗中摸索着,开始寻找出路。强盗因为拥有食物与火把,并不担心走不出去,然而火把的光亮令他错过了洞外透过的微弱光线,最后强盗困死山洞。但是,饥寒交迫的商人,在绝望的黑暗中竟然发现一缕微光,寻着那缕光,他找到了一个出口,得以逃生了。

当时读这个寓言时,我很有感触。因为正听说一个熟人的遭遇:一个女人在很好的单位工作,虽然毫无特长,但因为单位好,一直有很强的优越感。然而,所谓风水轮流转,有一天这个女人却下岗了,并因无法适应,心理失衡而得了绝症。当我看这个寓言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她的遭遇,然后想到自己的生活现状。

过于安逸的生活,确实会让人失去应对困境的能力,而虚若浮沫的优越感,就象一只火把,让你只看到眼下尺寸之间的安逸,看不到真正的危险与希望所在。

感谢这则寓言,在遇上困境的时候,让我有了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安逸的生活里,居安思危也是生存所必需的,不时地给自己寻找或制造一些忧虑意识,让浮燥的心沉淀下来,再抬眼看生活时,会看到生活里更实在的东西,就算是在铁笼中练习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