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复习课的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如何提高化学复习课的质量

文国俊

〔关键词〕化学复习质量提高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结合自己多年来教学工作的体会,我认为,提高化学复习教学质量应当抓好三个要素:转变理念,把握教材,讲究策略。

1转变复习理念,体现学生为主的原则

1.1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中招复习的主人翁应当是备考的学生。侧重从以下几方面操作:①教师必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②引导学生头脑清晰地站在掌握化学知识体系的高度领会教材,心中有本“考点”账,不做浩瀚题海的“盲游者”;③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准出发来确定复习训练的梯度;④教学不以自己的主观设置教学方案,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难点为复习的主攻目标,借助基础知识为载体,侧重于能力的训练。总之,整个教学的部署,从学生所需、所求为基本出发点,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2突出学生在复习中的主角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体现在他们能否充当复习活动的“主角”。首先,给学生腾出自学课本的时间,坚持每章复习之前,发给学生阅读思考题为其导读;讲复习课时再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重点进行精读。其次,给学生开辟课堂活动的空间,尤其是每当复习到知识难点及思考坡度大的典型问题时,便设计若干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展开讨论,力求学生自己钻懂。再者,给学生创造复查、整理、运用知识的机会,在基础复习的阶段,就穿插综前联后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刍”。

1.3激励学生发挥、发扬主动精神。①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中难度题,教师鼓励学生不要自暴自弃,激励他们挖掘潜能,开辟思路。②要提高学生信心和兴趣,教师坚持做到训练精选,每练必评,既强调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形象思维,又引导他们学会抽象思维,不断强化思维品质。③综合复习阶段,除了注意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还要侧重于组织学生广泛接触不同角度的新题型,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2把握教材内容,形成网络式的知识体系

2.1紧扣重点。所谓重点,指的是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所规定的重点范围。复习伊始,我们就将复习计划告诉给学生,计划确定了首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安排,以重点复习化学课本,把各单元分别纳入包容它的大块之中,形成知识构架编排复习体系,但仍以课本为依托按单元复习。每单元教材复习之初,再将各单元规定的重点编织成教学目标明确告诉学生,使其成为贯穿全单元复习始终的脉络。

2.2关注化学知识热点。例如物质的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环境的污染与保护。化学现象的描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简单实验方案的设置等,都是医用化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突出热点,每单元教材复习之初,我们除了向学生说明外,还应编织以热点为骨干的知识体系表解及围绕热点展开的自学思考题来引导学生;这些思考问题能成为教师课堂归纳知识要点的提纲。

2.3突出难点。我们要注意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在热点里的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以保证学生脑海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脉络畅通,统摄自如,启动灵活。具体的做法是在基础复习阶段,我们及时掌握学生课前自学和平时练习时存在哪些障碍,然后在知识要点分析归纳课和练习评讲时,通过阶梯思考、师生讨论或思维点拨等手段,帮助学生清除这些障碍。

3复习讲究策略,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3.1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在复习训练中,采取的策略是“知能兼顾,互相渗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在基础复习阶段,我们把复习重点放在双基知识的落实上。到了综合复习的阶段,重点转移到能力训练时,我们并没有忽视组织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系统复查;每当剖析某一道能力题时,忘不了提示学生注意解题时借助了哪些基本知识,把这些知识要点再次进行强化。

3.2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的关系。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化学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复习时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对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复习阶段,每一知识单元,我们都提出教学目标,从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平出发,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统一要求每位学生都用考点来规范和检查自己,努力争取达到复习目标。然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头的层次。

3.3正确处理好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的关系。关于信息、资料的采集与使用,对于复习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广集信息,合理选题,选题求精,重在落实。”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集信息资料。面对各种信息资料,教师则务必克服随意性和被动性,应该认真做一遍,将那些内涵深刻、启发性强、起点虽高落点却低的典型题挑出来自己组合。在训练量上,切莫用“题海”淹没学生,而必须做到精选精练,限量用题。这样做既保证了学生对精彩的试题能认真消化,促使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控制时间,不影响各学科的平衡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