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许恒源李校锋陈圣健

许恒源李校锋陈圣健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越发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目前,我们基本是处于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电子环境之中,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毕业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更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点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需求与体现。但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依旧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状况。

关键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教学建议;

前言: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必备技能,尤其是在高校中,高校中主要以学术为主,学术领域更是走在各行各业的前列,其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为止,我国各高校已经出台了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教学大纲,对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没能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一、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学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

随着就业市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许多用人单位都通过等级考试证书来衡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部分学校或教师为追求过级率而采用应试教育的办法,忽略或削弱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还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学位挂钩,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省市或国家的二级等级考试,甚至以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考核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的手段,即使是学校统一命题也是靠近等级考试的题型。这样,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强行记忆各种题型,制约了学习自主性。

2、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

许多中学已普遍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学生也有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相当多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因而出现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囫囵吞枣,课后难以消化的现象。总之,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教学模式没有创新

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逐年增加和更新,虽然现在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但是理论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电子教案缺乏统一的规划,仅仅是课本段落的简单复制,枯燥乏味,缺乏创意,同时电子教案更新不及时,影响了教学质量;实践课让学生上机“自由活动”,缺乏任务驱动,学生既得不到基本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又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学生往往在实验课上打游戏或上网聊天等与课程无关的活动,使计算机实验课程成为兴趣类、活动类课程。

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建议

1、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调整和完善计算机教学任务

目前,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科教学,认为基础理论越扎实,学生的水平越高,而忽视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不能简单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应认真地开展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及本校的专业特色来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自编或选用合适的教材,使教材更贴近高校的培养目标。

2、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的基础不同,教学中可采取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新生入学时,先进行计算机水平的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避免教师在同一堂课的教学中难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针对不同专业,适当开设相关计算机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

3、完善教学软件和硬件,为教学创设条件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增强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改善教学条件。针对合班上大课的情况,电子阅览室应配置音响,解决教师难讲学生听不见的问题;针对使用大屏幕教学,后面的学生看不见和上课不专心的问题,要购买相应的软件,使教师通过主机控制学生的计算机。让学生在每一台计算机上都能清楚地看到教学的内容,要尽力解决教学内容与软件不配套的问题。

4、改进计算机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是灵活的。但在应用某种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该教学方法的实质,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对这一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准确把握任务驱动的实质。任务驱动的其实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三、结语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各个专业都不可缺少的一类课程,而且,对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也不容我们忽视,这是时代发展,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要知道,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未来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很程度,也影响着人们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于专业辅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分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对完美的改革。

四、参考文献:

[1]麦海娟.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048-1050.

[2]杨宪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