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教育——班级德育教育创新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赏析教育——班级德育教育创新探索

米成善

米成善(芷江县民族职业中专湖南怀化419100)

摘要:班级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班级教育管理是自由的、开放的。赏析教育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创新和探索。从赏析教育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尝试到形成独特的经验和管理风格,值得推广和深入探索。

关键词:赏析教育德育工作创新班级管理

德育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其手段和途径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赏析教育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直白的说教更能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确实是班级德育创新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我对“赏析教育”的尝试

学校安排课前十分钟读报时间,那次,我对学生们说:我给大家朗诵一篇文章好不好?或许学生们想看看老师怎样为大家朗诵,或许学生想知道老师究竟会为他们朗诵怎样的文章,反正这事就是新鲜,他们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我给学生们读的是《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这个班大部分是农村孩子,在我们这些穷乡僻壤的农村,家庭条件都谈不上殷实。中国有句古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今的教育口号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读书求学,这是农村子弟改变命运最主要的途径。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有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这是文章的开首,自问自答,自言自语。那么文章为什么肯定而又无奈地说,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有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那些白领朋友就一定不会和我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呢?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们讨论。

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他们从城乡间的经济、身份、地位谈自己的观点,但由于对城乡差距缺乏具体的认识,他们似乎没有强烈的反差概念。我间插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个堂弟到杭州打工,说是园林建设,其实是栽花除草,所以衣服总是很脏。从工地回宿舍需要乘公交车,总是引得那些城里人不自然,像防贼似的,打工仔的尊严被城里人的眼神和举动剥蚀得干干净净。一天突下大雨,弄得满身泥泞,几个工友已经狼狈不堪,搭公交车时,竟听上面的乘客说:不要开门,不要开门!那司机却是个好心人,还是开门让他们进来。事情该结束了吧?岂料那几个油头粉面的城里人竟然骂骂咧咧下车了。几个工友涨红着脸回到宿舍,第二天就回家了。你看,由于地位和身份的差别,既使同乘一辆车都不能,何况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了。当然,文中的“我”奋斗了18年才和白领朋友坐在一起喝咖啡却是另一番原因。

我继续读完《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让学生知晓、理解“我”为什么要奋斗:“我”要通过奋斗,获得大城市的户口,要变成“城里人”的身份。当然,考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机会,所以“我披星戴月,……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我说,你们现在就是18年前的那个“我”,你有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愿望吗?你又怎样才能去“星巴克”喝咖啡呢?如果你不能够去“星巴克”喝咖啡,若干年后,你的子女们会不会还来听老师读《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课后,几个学生来向我借阅这篇文章,我自认为是《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在他们的心灵上产生了撞击。

再后来,我或者要求学生,读了很多我觉得有启发意义的精品美文。除了读,还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不要求写读后感,那样,很多学生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从精品美文到影视作品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扶植中职学校,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中职学校经费的投入和中职特色专业建设的扶植。从县级到市级,从公办到民办,作为信息化基础的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建设是首享政策利好的,加上学校资金投入,中职学校大部分具备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这些多媒体设备用来做德育教育呢?

我给学生放电影,学生当然兴高采烈。我为他们安排的是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我选这部电影,主要就是针对学生不愿刻苦读书、厌学、爱上网。张艺谋众多的影片中,我觉得《一个都不能少》是最有价值的,他不仅仅通过这部影片去反映穷困的学生,更多的是教育现在的农村学生。我仔细观察看这部电影的学生,大部分都心有戚戚,很多学生看得泪流满面。不管怎么说,我播放这部电影的第一目的达到了。通过之后的总结,学生深受教育。这种班级管理,显然优于那些刻板的说教。

三、精品美文影视的选择

由于赏析教育是作为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而非文学欣赏的角度,是利用课前朗读时间和班团活动课时间,时间不是很充裕,因此选择的文章篇幅以2000字以内为宜。当然,过长篇幅的文章可以在朗诵过程中删减,这就需要朗诵者做充分准备。影视要选择合理的调课,不能分段播放,以免学生太“牵挂”而效果反向。

在选择影视、美文时必须以教育管理为目标,可分为励志、教育、赏析等。在选择时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针对性

我发现很多同学观察力不强,所以我读了《天后宫前的感思》。天后宫现为芷江道教场所,是芷江旅游的重要景点。天后宫的青石浮雕门坊工艺精湛,堪称江南一绝。天后宫离学校不到200米,不少学生上学回家都要从天后宫前经过。在朗读之前,我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对天后宫的印象。一个女生说天后宫里尽是菩萨,阴森森的,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一男生说,天后宫前有座大青石门。我请他向大家介绍,男生红着脸说不知道。另一女生表示,看了多次,好像也没有什么。学生对这座芷江人民引以为豪的内陆最大的妈祖庙的理解竟如此肤浅。我读《天后宫前的感思》,重点突出了门坊上的“武汉三镇”、“洛阳桥”、“仙翁弈棋”,指出学生们为何存在对天后宫的鉴赏反差,就在于缺乏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鉴赏知识,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知识浅薄。正如文中所说:不登高山不知林阔,不凌寒风焉知劲草。我们应该通过学习提高技能、丰富知识。

2.教育性

《高三》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该片全程真实记录了福建省武平县一中班主任王锦春带领2005届高三(7)班在高三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真实反映了当代高中学生亦累亦苦亦乐的生活和人民教师的敬业精神。但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高三开学第一天,王锦春就一遍遍地告诫自己的学生:“你们要像一头狼那样勇往直前,向前,你们别无选择!”家长也一次次在孩子的耳边念叨着:“如果你不想像爸爸妈妈一样做农民,这是改变你命运的唯一机会!”这些80%来自农村的学子们面临着12年寒窗后的第一次人生抉择,他们肩负着整个家族的众望,面临着全国各地800万备考生的竞争,忍受着巨大的压力乃至孤独与寂寞……影片中朴树那首清新淡然的歌曲《那些花》,很快在班上传唱。

3.趣味性

美文赏析作为教育手段,不只是传授知识,主要在于通过这种精神、事迹去撞击、感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其向上、奋进、自强。所以其内容也能引起感化对象的兴趣,在轻松愉快或感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比如,我在读《洪战辉事迹简介》前,先介绍到中国男孩是我的母校怀化学院的学生时,故意卖了个关子:在这个全国并不知名的大学里他何以震撼人们的心灵?学生们恨不得抢夺我手中的文章先睹为快呢。

赏析教育,这是我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探索和尝试。学生对这种教育模式是极其欣赏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生活,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学生的争鸣、共鸣。与赏析教育相配合,要求学生谈感想、述观点,在心灵的撞击中纯净思想、规范行为,促使自己奋进、坚毅、向上、自强。

参考文献

[1]麦子著《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读者》,2006年,第1期。

[2]张林著《洪战辉:崇高·坚强·亲善·友爱》.http://society.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