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雾化吸入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何观严

何观严(广西藤县人民医院5433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327-01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应用方法。方法通过5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雾化吸入,对护理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患儿疗效及症状。结果治疗组患儿经雾化吸入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58例患儿痊愈率51.72%,总有效率高达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儿恢复。

【关键词】护理雾化吸入小儿支气管哮喘

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支气管,发挥药物的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炎症、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减轻水肿、改善通气等功效,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作用时间短,起效快,绕过消化道吸收代谢,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1],得到医生及患儿家属的广泛接受。由于患儿依从性较差,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就需要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协助治疗。笔者总结了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儿科在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5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阵发性喘憋,35例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18例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紫绀等,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以同期本院收治的、未经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儿均于入院当天给予补液、吸痰止咳、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生素静脉滴注,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所用药物有0.5%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异丙托溴铵、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等,15-20min/次,2次/d,严重患儿增为3次/d,每次雾化结束后空掌叩击患儿胸背部,并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护理。

1.3.雾化吸入的护理

1.3.1雾化吸入前的护理

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是保证疗效的基本条件,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雾化吸入前对患儿家属耐心讲解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其了解此项治疗的必要性及疗效,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家属治疗的信心,对治疗方法有疑惑的患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患儿同类雾化过程以消除家属紧张情绪,争取家属协助患儿配合治疗。

1.3.2雾化吸入中的护理

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是确保疗效的关键,因婴幼儿自身处于发育阶段,心肺功能发育不健全,横膈肌位置较高,胸廓活动范围较小,难以配合深呼吸,患儿仰卧位时肺活量降低,雾化过程中易出现呼吸困难、烦躁等症状,因此采取坐位效果较好,患儿较小难以坐起时可将其斜靠在家长臂弯处采取半卧位,再将面罩置于患儿鼻部,同时观察患儿面色变化、呼吸频率等,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痰液较多者拍背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1.3.3雾化吸入结束的护理

雾化吸入结束后的护理主要包括患儿呼吸、心率、面色等基本情况的观察、鼻面部的清理及祛痰。雾化结束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用清水清理患儿口鼻及面部,祛除药液残留,减少药液对患儿面部及口鼻粘膜的刺激,雾化后痰液经稀释变得稀薄易于咳出,及时对患儿空掌拍背排痰,避免痰液阻塞呼吸道。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58例患儿有30例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哮鸣音等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痊愈比例为51.72%,高于对照组的30.00%,实验组4例(6.90%)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仍有咳嗽、咳痰、喘气表现,总有效率高达93.1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明显;患儿症状对比,实验组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n,%,x-±s)

注:▲为p<0.05。

3.分析

雾化吸入是通过雾化器将药液变成直径在2-5μm的雾滴,以气雾的形式经口鼻吸入呼吸道,药液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粘膜起到止咳、化痰、消炎、湿化呼吸道、解除痉挛、减轻水肿、稀释痰液等作用,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2]。雾化吸入治疗操作有别于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对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定期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减少病房交叉感染,同时注意对患儿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哮喘患儿多因发热而口鼻干燥,可放置空气加湿器湿润空气,多次少量饮水,改善患儿呼吸道干燥症状并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

3.2心理护理:哮喘患儿由于气道痉挛、喘息等症状易引起患儿哭闹烦躁及家属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反应,护理人员在治疗前应对家属进行良好沟通,讲解治疗目的及意义,消除家属对治疗操作的疑惑,树立信心,同时通过温馨的语言和动作安抚患儿,尽量使之配合治疗。在雾化初期由于雾气急剧进入气道会刺激气道产生痉挛、呼吸困难、憋闷等症状,药液味道较苦又会引起患儿惧怕、逆反、哭闹等反应影响治疗[3],此时也需要家属进行配合,尽量安抚患儿继续进行治疗。

3.3雾化护理:雾化时多采用半卧位或坐位利于患儿胸廓呼吸,减少呼吸困难,并能最大程度增加患儿呼吸深度,促进雾化药液在支气管内沉降[4],并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雾化面罩,难以配合治疗的较小患儿可选择面罩式雾化器罩住口鼻进行吸入,能够配合治疗的较大患儿则可使用雾化喷嘴直接吸入。保持氧化湿气瓶内合理湿度,调节吸入气流量,放松患儿身体深呼吸,密切观察吸入后的反应,出现刺激性咳嗽、憋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时暂停治疗,待患儿平稳后继续治疗。雾化结束也要及时拍背排痰,舒通呼吸道,同时清洗患儿口鼻面部祛除药液刺激及减少沉积[5]。

总之,科学合理的雾化吸入配合安全有效的综合护理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在患儿痊愈率、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并且操作简单、起效快,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婷,张美霞,吴伟钊.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雾化吸入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16-117.

[2]李晓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3):2896-2897.

[3]郑志英,郭晓翠,林梅芳.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儿雾化吸人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79-80.

[4]徐凤芹,韩永新.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8,29(24):2406.

[5]黄春辉,周春丽.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患儿的临床疗效影响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0):2183-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