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体会

丁庆国1洪琼川2麻成方2李绍鹏2

丁庆国1洪琼川2麻成方2李绍鹏2

(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硕士研究生519000)

(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胸外科518116)

【摘要】目的介绍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探讨该手术方式在自发性气胸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该科2010年5月~2011年10月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78例患者在全麻下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或肺尖部边缘不良肺组织,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胸或增加辅助切口,平均手术时间38min,术后使用止痛药的平均时间为1.8d。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平均时间3.6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肺大疱切除术安全可靠。

【关键词】单操作孔胸腔镜自发性气胸微创治疗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047-01

自发性气胸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常规开胸手术及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腔镜手术方式常规为三孔胸腔镜手术方法。本院自2010年5月~2011年10月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3.2岁。均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气胸发生于双侧3例,右侧39例,左侧36例。首次发生气胸33例,复发性气胸45例。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胸闷,或伴有呼吸困难和咳嗽等。胸部X线片示:均发生气胸。部分患者术前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大泡29例,其中双侧肺大泡8例,单侧肺大泡21例。

1.2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与常规气胸术前准备一致。术前谈话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健侧折刀卧位,单肺通气后,于腋前线第7肋间取一1.5cm的孔为观察孔,插入监视摄像系统,扶镜手站在术者对侧,进镜探查胸腔情况,一般取腋前线第三或四肋间作2.5cm切口为操作孔,置入无齿卵圆钳钳夹肺组织,对肺叶、壁层胸膜、纵隔胸膜和膈肌依次进行探查,如肺组织与胸壁有粘连可通过操作孔用电灼、电凝或超声刀分离,粘连带较大及可见明显血管行走者加钛夹夹闭以防出血。探查明确肺大疱位置后,从操作孔放入腔镜钳提起肺大疱,在大疱基底以内镜卵圆钳钳夹挤压组织后,从操作孔置入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肺大疱和漏气部位不明显时,采取胀肺、试水等方法确定手术靶区。对于找不到明显肺大疱的患者,部分采取切除上叶肺尖部边缘肺组织的方法,移出切除的肺组织。温盐水冲洗胸腔鼓肺,压力维持25cmH2O检查无漏气后,吸净胸腔内液体。如手术中探查未发现明显肺大泡或者有明显肺气肿患者,则利用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至壁层胸膜渗血行胸膜摩擦固定术,有利于肺粘连于壁层胸膜,预防术后气胸复发[1]。手术结束在所做观察孔和操作孔放置胸腔上下引流管,在关闭胸膜腔前,鼓肺,尽可能肺完全复张,排尽胸内积气和积液。术后处理同常规开胸手术。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胸及增加辅助切口。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时间38min。出血量10~45ml,平均20.6ml。术后需使用止痛药时间0~3d,平均时间1.8d,要短于常规手术和常规胸腔镜手术。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2~6d,平均3.5d。住院时间4~11d,平均6.2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3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临床常见急症,常见原因是胸膜下肺大泡破裂。治疗措施有保守治疗、胸腔减压、经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等。随着临床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和手术操作技巧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已成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治疗的一个标准术式[2]。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常规采用三孔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暴露充分等优点,但由于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多处皮肤切口,致使患者的多根肋间神经遭到损伤,尤其是腋后线的切口,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期会有非常明显的疼痛感或抬肩困难,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切口会对美观造成影响,没有完全达到微创治疗的真正目的。

通过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传统的胸腔镜手术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临床提出了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气胸的治疗大大的减少了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更能够取得与三孔法同样的临床治疗效果,所有接受该手术治疗的病例没有中转开胸,且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有所改善,无并发症出现[3]。

在进行该项手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4]:①单操作孔法可以取得和传统的开胸手术及三孔腔镜法同样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随着手术治疗技巧的不断进步,手术所用的时间正在逐步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创伤也在明显减小;②该手术治疗方法使患者的术后创伤明显减小,以往的临床实践经验充分表明,辅助操作孔的术后疼痛最为明显,大部分患者在术后未加胸带,除个别病例外,患者基本没有疼痛主诉;③三孔法对术中助手的配合要求比较高,而单操作孔法仅由主刀医生和一位助手即可以顺利完成,节省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④大部分患者对切口的外观有比较高的要求,单操作孔法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更加切合实际。

总之,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可靠的,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又减少了一个切口,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随着胸腔镜器械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将会被更多的患者及术者接受,以致扩展到胸外科的其他手术中,使胸外科的手术更加微创化。

参考文献

[1]陈柏龄,谷力加.电视胸腔镜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J].临床外科杂志,1999,7(4):214.

[2]陈鸿义,王俊.现代胸腔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1-242.

[3]黄孝迈,秦文翰,孙玉鹗,等.现代胸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83-384.

[4]何建行.微创胸外科手术与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