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身素养,培养时代新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提升自身素养,培养时代新人

庄伟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大学生逐步接触多元社会的重要纽带,他们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提高高等院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必要性

大学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学生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尤为重要,近年来,在教育工作所进行的持续深入的改革也给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如何完善自我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成为很多高校辅导员硬性要求和当务之急。为此,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开展和坚持不断的业务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素质。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人,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在家长的各种宠溺下成长的部分学生,他们离开家庭进入高校生活后缺乏换位思考,不关爱他人,自立能力很差。这些问题直接在宿舍人际交往方面呈现出来,表现为情绪易波动,心理易失衡等。互联网的发展及高校的开放,也使高校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便利,但这也是利弊共存的事,金钱诈骗、网络诱惑以及不良信息也更容易侵入大学生的生活,使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同时,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未来工作选择的不同,也要求高校辅导员运用丰富多样的平台和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业以及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引。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拥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材施教,从高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入手,深入研究,改进辅导方法,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指导,使其健康地成长、成才。

二、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辅导员工作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没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很难完成辅导员这项工作。这里的专业知识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辅导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第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政策、方针和教育目标等。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角色的转变,也使得辅导员想要取得杰出的成绩就须更新已有的知识。在信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信息获取也更加方便,大学生思想与生活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也随社会的发展而与日俱增。这在客观上就注定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辅导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我们知道,高校辅导员是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服务的,不注重专业学习就会造成高校辅导员理论知识的欠缺、实践能力的低下,这会让学生失去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和尊重感,减少甚至是不愿意与辅导员交流,从而造成高校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的执行能力低下等情况。

三、搭建学习平台,发挥组织教育渗透力

1.积极搭建政治理论学习平台,建立学习长效制度。通过“思想政治学习班”、报告会、网络平台等学习平台的建设,强化辅导员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理论武装。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工作,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精神,把学习过程变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观念、增进感情、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自觉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提高自己。

2.引导辅导员明确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高校应通过组织教育使辅导员纠正以往“保姆”“勤杂工”“消防员”等错误的角色认知,使辅导员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中,重新审视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增强辅导员对岗位的热爱,激发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情感。

四、激发个人潜力,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高校辅导员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使自己成为政治素养过硬的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

1.树立反思理念,只有学会反思,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前进。“反思是一个人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完善自身素质的基本方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必须不断反思、不断自我对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查漏补缺,通过自我教育的养成,提升自我调试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形成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内在推动力。

2.积极归因,塑造健康心理。辅导员不良的情绪会导致其身体不适及焦虑、抑郁、易怒等心理问题,使辅导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极大制约着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因而要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心理素质,辅导员面对问题要积极归因,进行自我心理干预,提升自我调整能力,从而培养辅导员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宽广豁达的胸怀。

五、丰富教育载体,彰显榜样教育效力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形式多样的比赛设置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有力抓手。通过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最美辅导员推选、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为辅导员群体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锻炼平台。使一批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辅导员脱颖而出,展现辅导员风采,树立辅导员良好的职业形象。

他们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感染和教育着辅导员群体,有助于辅导员重新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激发辅导员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及自身全面发展有催化作用。

总之,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神圣使命,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所以,作为高校辅导员,需不断探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同时,要与时俱进,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增强学生工作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董红波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8,(04)。

[2]贾秋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思机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09)。

[3]郝颖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