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防治法

/ 2

辣椒病虫害防治法

吕永先

黑龙江省兰西县红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51500

辣椒喜温暖湿润气候,充分利用气候特点,发展辣椒生产不仅可以调节市场,而且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帮助鸡东地区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大,但是因为病虫的危害,使其产量损失很大。

1.辣椒疫病

苗期、成株期都易侵染该病造成整株死亡,损失较大;苗期发病,茎基部暗绿色水渍状软腐,造成倒伏。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墨绿色,扩大后呈软腐,遇晴天病叶干枯皱缩。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茎和枝条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由下而上迅速凋萎。潮湿时,病部均有白色霉层。茎杆出现水浸、褐色病斑,病叶呈水浸状腐烂,叶片和果实迅速凋萎、脱落。病原菌靠水传播,发病速度快,所以雨水多的季节,湿度大的田块易发生,是辣椒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初期喷施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2.辣椒茶黄螨幼螨吸食未展开的叶、芽和花蕾等柔嫩部位的汁液。受害后叶片僵直增厚,叶背黄褐色油渍状,叶缘反卷。受害严重的植株矮小,丛枝,落花落果,形成秃尖,果柄及果尖变黄褐色,失去光泽,果实生长停滞变硬。果实受害,果柄及萼片表面呈灰白色至灰褐色,受害严重时,落花、落叶、落果、造成大面积减产。防治方法:发现有此螨发生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可用15%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34%螨虫立克乳油2000~2500倍液、48%乐斯本1000倍液、10%除尽3000倍液、1.8%集琦虫螨克或1.8%阿维菌素(齐螨素、新科等)3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防治螨虫时不能使用三氯杀螨醇。

3.细菌性斑点病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生,最易在旺长期发生;幼苗发病,子叶上生银白色小斑点,后变褐色凹陷,最适导致全株落叶,植株死亡。成株期发病,造成中后期大量的落叶、落花、落果。防治方法: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结合深耕,加速病菌死亡。于发病初期开始喷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0mg/kg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

3..病毒病辣椒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畸形、条斑等症状。后期植株上部明显丛簇状,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造成落叶、落花,以至整株枯死。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早熟品种一般比晚熟品种抗病或耐病。如中椒2号,中椒6号、百耐尖椒、湘椒13号、苏椒5号等。(2)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进行浸种催芽。(3)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和短畦垄作,采用薄膜覆盖栽培,培育健壮植株、根系发达、抗病力增强,使其早定植、早结果,清除田间路边杂草,减少病毒来源。(4)药剂防治。防治蚜虫,可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洒。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菌毒清200倍液。幼苗期或定植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3~4次,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

4.白绢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地下根部。病株最初在靠近地面的茎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病部健部交界处明显,最下部的几片叶片开始变黄或萎蔫。其后,茎部病斑表面布满由白色菌丝体形成的绢丝状霉层,故称白绢病。并呈放射状向上发展,也迅速向下扩展侵入根部,引起腐烂,最后全株枯死。防治方法:(1)3年以上轮作;结合整地深耕,每亩撒石灰粉50~100Kg,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2)用五氯硝基苯与细土(1:100)拌匀后配成药土,撒施在植株地面茎基部及周围地面上,每亩用药土50-75公斤。(3)用5%的石灰水或50%的代森铵800~1000倍液浇根,防病效果较好。

5.炭疽病果实和叶片均可受害,以成熟果实及老叶受害最烈。病斑褐色,水浸状,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斑,其上生有很多黑色小点,周缘有湿润性的变色圈。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子,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以提高作物的搞病力。(2)在田间出现部分辣椒果开始成熟着色时,可用1:1:200波尔多液或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75%可湿性百菌清600倍液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6.小地老虎又叫切根虫、地蚕。以幼虫为害,主要危害辣椒的幼苗,切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垅,甚至毁种。

防治方法(1)利用糖醋液和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泡桐叶诱杀幼虫。(2)药剂防治在下午5时前后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洒。

7.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一种食性很杂的暴食性害虫。以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可吃光叶片。严重为害时期一般都是在7~10月。防治方法:以1~2龄幼虫分散前为最佳施药期。可用40%毒死蜱1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47%乐斯本乳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液等喷雾防治。

8.蚜虫

1年发生15~25代,适温(<28℃)、干燥有利于其发生,应掌握早治原则。用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效果明显。人工饲养瓢虫、蜘蛛、草蛉等,释放于椒田。生物防治。用80~1000mg/kg庆丰霉素喷雾。药剂防治。用50%敌敌畏1000倍液、70%杀蚜粉20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2000倍液、21%灭杀毙3500倍液防治。

9.烟青虫

以幼虫蛀食花蕾、花、果,也食害嫩茎、叶和芽。被蛀果实引起腐烂而大量落果,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当辣椒现蕾开花时,成虫在嫩叶、嫩茎和花蕾上产卵,初孵幼虫为害嫩叶、嫩茎,使之呈现小孔,幼虫稍大时,即吐丝下垂分散为害,并蛀入幼果内取食果肉、胎座,排出粪便,引起果实腐烂。虫害发生盛期为7~9月。防治方法:在现蕾开花时及时用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敌杀死16mL对水15kg喷雾,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间隔15~20d再喷雾1次,连续2~3次。进入采收期则用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喷雾。生产中,注意交替用药,以免害虫产生抗性。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农药,同时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一般低毒农药施用后7~10d才可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