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王敏

王敏(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山东枣庄277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中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盆底锻炼;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开始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采用穴位针刺、中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能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穴位针刺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229-02

女性尿失禁[1]的发生率很高,大约每五位妇女中就有一位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也增加,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可达50%~70%。尿失禁给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经常漏尿使内裤有一种洗不去的难闻气味,更重要的有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除此之外,由于外出不便,影响了社交和工作,从此以往对自信和心理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夫妻关系也可能受到影响,笔者采用行为治疗、膀胱锻炼、针刺治疗、中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门诊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所有因突然腹压升高导致膀胱内压超过最大尿道闭合压而引起的尿液不自主经尿道漏出,符合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患者32~80岁,所有患者排除膀胱逼尿肌功能严重受损、膀胱结石或肿瘤,泌尿系感染等所致的尿失禁,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行为锻炼、膀胱锻炼、药物治疗,治疗组再加用针刺、中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穴为肾俞、膀胱俞、会阴、次髎,均为双侧取穴。以局部产生酸胀感并传至会阴部、尿道部为度,肾俞、膀胱俞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捻转频率100次/分,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中药采用当归补血汤[2]加益智仁、山茱萸、桑螵蛸、荔枝肉组方,绵黄芪60g、当归12g、荔枝肉20g、益智仁、山茱萸6g、桑螵蛸等。用煎药机浓煎,每剂取汁约300ml,封袋分装,每袋150ml,每次1袋,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15天

1.3疗效标准

参照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分别于治疗开始前15天后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3讨论

尿失禁是一种不自主的尿道漏尿,且能经客观证实的病理现象,它给患者造成社会活动不便和卫生方面的问题。尿失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等。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中最常见,约占50%。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突然腹压升高导致膀胱内压超过最大尿道闭合压而引起的尿液不自主经尿道漏出,多发生于咳嗽、打喷嚏、大笑、跑步、跳跃或举重时,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多产、经阴道生产的妇女以及老年妇女,除上述典型漏尿症状以外,患者可能还有其它不适,如膀胱胀满感、尿频尿急、会阴或外阴不适或炎症、月经量多以及相关的下尿路症状或阴道症状。女性尿道较男性短,女性骨盆宽大,肌肉支持力弱,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肉的损伤,中年以后雌激素下降等原因,都会造成妇女尿失禁的发生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要求依靠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尿失禁的病史是压力性尿失禁诊断的重点之一。只要患者在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如咳嗽、大笑和打喷嚏)等出现漏尿同时不伴有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即可疑为压力性尿失禁。对于尿失禁的症状,以往很多患者都难以启齿,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尿失禁的重要性,关于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患者,非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风险小,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盆底锻炼是最早的最基本的保守治疗方法,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提高疗效。

中医认为小便次数增多,或不能约束小便而自遗者即可诊为小便频数或失禁,大多为肺肾气虚或脾肾对于尿失禁的症状,膀胱气化制约功能失约所致,产伤垺腑,亦偶有之[3]。故根据中医学辨证原则给予补气益肾,固垺缩尿治疗法则黄芪当归散加益智仁、山茱萸。方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补元气,以复制约之职,当归、白芍养血益阴,益智仁、山茱萸、猪尿垺补肾骨固垺,诸药相配,共达补气益肾,固垺缩尿之效。本研究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上穴位刺激治疗、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其综合疗效和主要症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治疗费用低廉,剂型便于外洗,患者易于接受,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但还需要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延长观察时间。

参考文献

[1]黄礼云,高彩芬,北京,妇产科疑难病症诊疗与护理2012,74-80.

[2]高汗森.方剂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5-116.

[3]刘敏如.中医妇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4-207.

[4]史本康,周尊林,张东青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综合治疗[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2):0087-03.

[5]潘柏年,杨勇,肖云翔等;应用吊带方法经皮膀胱颈悬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6]郑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09期.

[7]朱兰;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现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年02期.

[8]茅培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及治疗[J];山东医药;1996年05期.

[9]梁学军;梁子彬;杨丽英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9例[J];河北中医;2010年12期.

[10]周芳坚,张时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年08期.

[11]王晓凤;吴淑华;安静;;盆底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