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胡春华

胡春华(周口市川汇区教体局教研室,河南周口466000)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228-01

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必然还会与新课程改革发生某种冲突。许多教师虽说口头上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但传统的教育文化遗传基因深藏于心,常念于口,在行动上往往还是轻车熟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加之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考试命题又不科学,这种教学模式就有相当广阔的生存时空。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固然也有其优势,但它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计划不可改变,教师的讲解不容置疑,忽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讲授占据了学生的自学空间和时间,强迫学生用简单的记忆代替积极的思维。

教学中,怎样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呢?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是一种好方法。

阅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畅通的渠道,也是点燃学生智慧火把的助燃剂。这里所说的阅读,有两层含义,一要读教材,二要读课外书籍。优秀的教师,往往从备课开始,就注意安排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阅读教材,在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通过读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我们在接触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他们担心的就是耽误了宝贵的授课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很少顾及引导学生认真看书,“咬文嚼字”的环节。这不能不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目前,现行教材,无论是哪种版本,应该说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教师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之外,要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看书、思考,把握教材所包含的多种信息,领悟其蕴涵的科学理念。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没有听懂,总要从头至尾滔滔不绝,说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看来用心良苦,其实是窒息了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摆脱思维和意志被压抑、束缚的尴尬境地,让学生的思维展开飞翔的翅膀,在发现、探究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学会看书,就是读书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要迷信教材。要用批判的眼光阅读教材,要用自己个性化的认识来解读教材。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就是在学生的机体中注入创新思维的胚胎。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课内和课外对立起来,人为地缩小教学范围,这样,学生的阅读面窄,见识短浅,其能力形成的速度十分缓慢。没有哪一个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单靠课堂学习完成的。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必然要涉猎多门学科,博览群书,勤于练笔,日积月累,才会有所收获。有经验表明,成功的学生阅读书报的字数是一般学生的5~8倍。

在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下,阅读课外书籍日渐被师生忽略。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的教材不可能把日新月异的新概念和新成果迅速补充进教材里去。大量优秀的文学读物也不可能进入教材。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是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因此,阅读优秀的科普读物和文学书籍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教学改革时,就披露过一位教师的教学班中没有不及格学生的秘诀:每个班都设立了不少于100册以上的绝妙的小图书馆。因为书籍也是一所学校,教师可以教会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阅读,不仅在于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发展他们的智力。这位教育家科学地归纳道:“周密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事实上,在学校生活实践中称之为‘对后进生个别施教’的工作,其要点正在于此。”这些图书不仅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开眼界,活跃思维,而且还培育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好品格。我们不妨从中受到启迪和借鉴。

新课程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有效地扩大阅读量。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供学生有效的阅读的方法,怎样处理精读和略读的关系,怎样提高阅读的速度,怎样评价阅读的效果等,都是值得教师认真研究、落实的。不少语文教师常告诫学生: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虽说这并不绝对,但大量的收获还是在课外的努力。当然,不光是语文,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可见,扩大阅读量,是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

在长期观察和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至少要做好这样几件事情。

教师在课堂不要独领风骚,要舍得让路,把宝贵的时间让给学生。这不光是教育理念的感悟,还是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都要设计好,遴选哪些图书,何时让学生仔细看书,看哪些章节,让他们认真领会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把握其脉络,领悟其精髓。

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的读书环境。由于历史和现实经费的原因,学校的图书室藏书十分尴尬,除了几乎无用的教辅资料外,很难找到几本像样的课外读物。因此,班主任老师除了向学校大声呼吁,赢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以外,要发挥众多学生的优势,筹办班级图书室。在设有图书室的学校里,班主任还可依据学科教师的意见,列出若干书目或杂志,供学生选读;在一定的时期内,教师还要开办读书讲座,指导学生阅读。因为,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是一件长期的教学任务,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成功。

目前,有些学校网络设备比较齐全,但这决不能否认纸质媒体——书籍的特殊价值。书籍所蕴涵知识的长期性、可随身携带和反复阅读的优势是任何电子读物所无法比拟的。我们的时代,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都会是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同时并存的社会,不可能用一种媒体取代另一种媒体。在学校里,除了要求学生读书以外,还要教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学会收集、分析、鉴别和利用网络资料,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读书,不能单纯闭门思考,心鹜八极,还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实践活动,诸如参加学校广播站、文学社团活动,参加演讲会、故事会,编写、表演文娱节目,组织采访调查,开展小课题研究等,都能使学生学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