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拒绝策略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3

中美拒绝策略对比研究

李莉斌高树钦

李莉斌高树钦(石家庄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拒绝语是对建议、邀请、给与和请求的否定回应,是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为了减少威胁的程度,保证交际顺利进行,人们会采取一定的策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因人而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拒绝策略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和美国拒绝策略的文化差异等作了统计分析研究后,得出了一些新的发现。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知己知彼,才能游刃有余,才能避免各种语用失误的出现,确保交往顺利进行。

关键词:拒绝语策略英汉文化

引言

拒绝是对建议、邀请、给予和请求的否定回应,拒绝意味着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因此是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行为。为了减少威胁的程度,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总是采取一定的策略。中国和美国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风格迥异的两个国家,如何恰如其分地拒绝别人,如何回应别人的拒绝,中国人和美国人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和文化内涵。

1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

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两大价值系统——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和美国文化的个体主义。中国是个典型的注重集体(collectivism-oriented)的国家,美国则是个注重个体(inpidualism-oriented)的国家。对两国拒绝语的研究离不开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总要考虑对方的面子,这种观念来自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过去人们以群体的形式面对外面的世界,而不是个体。人们很重视和谐,只有和谐,民族才能团结,国家才能统一,集体主义被国家统治者用来笼络民心,巩固统治。因此,集体主义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式的礼貌原则体现了集体主义的许多特征,拒绝语也责无旁贷。

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新生国家,其祖先是一些探险者和逃避压迫追求梦想的人们。美国被认为是自由的国度,人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挑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在美国文化中,个体主义是被高度推崇的一种价值观念,是指个人行动的自由、权利和独立。

美国拒绝语同样体现了个体主义价值观。怎样拒绝、怎样维护面子是个人自己的事,并不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一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事,并对自己的面子负责。尊重对方的自由、权利和独立就被认为是有礼貌的,缺少这些就被认为是不合理,甚至粗鲁。

2英汉拒绝中的礼貌观念

拒绝语涉及威胁说话者的面子。提到面子,人们通常会想到西方语言学家Brownand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他们根据Goffman(1967)的面子概念把面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面子(positiveface);另一类是消极面子(negativeface)。Brown&Levinson还指出,有些言语行为,如请求与拒绝,在本质上是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被称为“威胁面子行为”(facethreateningacts,简称FATs)。

Brown&Levinson对面子的分类是基于西方文化的,他们所说的希望是个人希望行为自由和得到社会承认、尊重,而中国式的希望要求个人的需求不要超越社会所给与个人的身份地位。前者代表了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即个体主义),后者则代表了个人从属于社会的价值观(即集体主义)。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拒绝语也体现了这一文化内涵。在汉语拒绝语中,除了西方学者归纳的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拒绝现象,那就是客套性拒绝。中国人在被邀请或被赠与的时候,通常不立刻接受,而是先拒绝,看对方是实质性的还是礼节性的,如果是礼节性的,那么拒绝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对方一再坚持则方可接受。有时在接受前,这一邀请——拒绝模式要重复几次,最初的客套性拒绝就会演变成接受。客套性拒绝在西方文化中是缺失的,所以不理解汉语文化的外国人想当然地就认为中国人不诚实。殊不知客套性拒绝与汉语文化紧密结合,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根源,体现了儒家注重集体主义的思想。

3实证研究

作者对中国大陆120名大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并在美国朋友的帮助下,获取了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StateUniversity)100名师生的试卷调查资料,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一些新发现。

3.1调查方法作者设计了适合大学生的关于拒绝的情景调查问卷(美国英文版的调查问卷有些许改动,以便适应美国的具体情况)。本项调查采用试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卡方(Chi-squaretest)来分析每一情景下的两组数据的显著性差异,并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两国学生采用策略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策略数的计算是以Liao(1994,1996)归纳总结的24种拒绝策略为依据的。

3.2数据分析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以情景一为例说明数据分析过程。

情景一:同学请求帮忙买东西

①具体原因和模糊原因

我们在拒绝别人时,为了减少对被拒绝者面子的伤害,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通常给出一些原因,这样就可以把危及对方面子的程度降到最低。在说明原因时,有些人喜欢给出具体原因,有些人喜欢给出模糊原因,但也有人不说明原因。作者对中美数据进行了整理得出下表:

表1:美国人与中国人拒绝时说明原因的情况对比

.

从表1“不拒绝”的人数一栏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受试者不拒绝的人数多于美国受试者,说明中国人往往有碍于面子,虽然心里不乐意,但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事,就会顾及对方的面子,不会拒绝,而是答应对方的请求,特别是女性受试者居多。而美国人则是崇尚个体主义的,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帮不帮由我个人决定,不必非要说明原因。有的人的回答只有“No”一个词。有的人还会给出建议,例如:(C代表Chinese,A代表American,f代表female女性,m代表male)

A1m:Getajob,hippy.

中美两国人在拒绝时采用具体原因和模糊原因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拒绝时使用具体原因的情况调查上男生和女生却有着不同(见表2)。中国女生比男生较多地使用了具体原因,而美国女生和男生使用具体原因的比例相似。

表2:使用具体原因时中美男女生之间的差异

.

中国男生在使用具体原因时比女生间接明了,例如:

C1m:我自己要买的东西很多,恐怕拿不了那么多,没办法帮你买了。

②道歉语的使用

人们在不能答应别人时往往会使用道歉语来缓和拒绝给对方面子造成的伤害。道歉是在拒绝对方时采用的一种减缓威胁被拒绝者积极面子的言语策略行为,使用道歉语会使拒绝者的话语委婉,使听话人容易接受。美国人一般用“sorry”来表达道歉,中国人使用的道歉语通常有“不好意思”“对不起”“抱歉”等。

生更婉约一些,拒绝时往往会多给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使对方更容易接受。美国男女生使用道歉语的人数比例差异比中国男女生的差异大,说明美国人注重个体主义,个性发展,特别是男生相对来说不太爱使用道歉语,只要自己有理由即可心安理得,即使使用道歉语也很直接,例如:

A2m:Sorry,can’t.

③平均数(Mean)与标准差(SD)

计算了两国受试者采取的策略数后得出结论,美国受试者的策略平均数比中国低,这说明美国受试者采取的策略比中国少。这个结果与Liao等人的结果不同,他们的数据显示中国人采取的策略比美国人少,因此他们提出了针对中国人的“点到为止”的设想,认为中国人拒绝他人时比美国人经济。本文的数据说明了中国人比美国人在拒绝时更顾及对方的面子,总会采取较多的策略方法来减缓对对方面子造成的损伤,这与孔子的中庸之道很相近。而美国人似乎并不会想太多,而是把事情解决掉即可。

4结语

Brown和Levinson假定言语行为越详细越礼貌,这在本文中得到部分证实。但有时长的言语行为却不一定礼貌,比如一些不礼貌的言语行为加进了教训性的言辞。

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和美国文化的个体主义在本文中得到验证。中国人含蓄间接,美国人外向直接。在道歉语的使用上,男生使用道歉语的比率比女生少;在拒绝地位高的人时通常要使用道歉语以示礼貌。

中国人采取的策略数比美国人多,而且女性居多。美国人在拒绝时采取的策略变化多样,通常有各自不同的理由,只要他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中国人拒绝时采取的策略相对集中,这种现象似乎与孔子的中庸之道相吻合。

文化差异是影响成功交际的重要因素,了解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保证成功交际避免用语失误的重要条件。在实际交往中必须始终保持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运用各种手段来缩减差异。

参考文献:

[1]BrownandLevinson.1987.Politeness:SomeUniversalinLanguageUsage.[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Chen,X.,Ye,L.,&Zhang,Y.1995.RefusinginChinese[A].InG.Kasper(ed.),PragmaticsofChineseasaNativeandTargetLanguage[C](pp.119-163).Honolulu,HI:UniversityofHawaiiPress.

[3]Gu,yueguo,1990.PolitenessPhenomenainModernChinese[J].JournalofPragmaticsNo.2:237-257.

[4]Liao,Chao-chiandMaryI.Bresnahan.1996.AContrastivePragmaticStudyonAmericanEnglishandMandarinRefusalStrategies[J].LanguageScience,Vol18:703-727.

[5]韩宝成编著2000.《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何兆熊.1995.“StudyofPolitenessinChineseandEnglishCultures”[J].《外国语》第5期.

[7]刘红艳.1999.“接受及谢绝的过渡语语用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9期.

[8]马月兰.1997.“从语篇表层谈中美拒绝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第4期.

[9]王孝玲.2001.《教育统计学》[M].(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姚俊.2003.“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