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常艳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3
/ 2

简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常艳丽

常艳丽

身份证号码:45263119830420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面临很多新问题。如何更好的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即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满足社会需求,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水利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本文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的基本情况提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水利工程构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1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安全性和经济性

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便于农田灌溉、防止洪涝灾害、给居民提供饮用水,还有助于运输物资、保障电力供应等。因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以科学的指导理念、总体层面入手。另外,水利工程还融合了工程科学和水利科学的安全性,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可以抵挡洪涝灾害、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于水利工程涉及到河流泥沙堆积、侵蚀等因素,因此要加强重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在水利工程设计之初考虑其建设成本,及时了解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从而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法。

1.2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体常被人为地划分成不同功能且相对封闭的小区域,影响了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极大地降低了水体内不同小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速度,从而人为地破坏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时,应充分掌握施工流域内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尽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恢复水体的原始状态,确保河流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受到外力的破坏,而不能仅仅是在工程结束后,单纯地对河道水文系统进行修复或是只对河岸的植被进行修复。

1.3要注重自然力量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工程建设都希望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有效的介入工程,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并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另外,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充分运用自然力量,并且在建设过程中,要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在工程实施时,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要求水利工程项目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1.4维护与建设当地地域景观

要以长远的眼光规划设计水利工程,将水利工程项目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地域景观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建设。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在工程建设后期要及时的对地域景观进行恢复。当然,在工程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避开或避免对景观的破坏。

1.5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除了要保证传统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外,还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也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而在这一方面,人工建筑物所起的作用则十分有限,只有自然因素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所形成的生态圈才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复功能,发挥其作用。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绝对化的人为力量,应充分将人为力量与自然的影响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设计功能和自组织功能,从大自然中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良好的合力结构。

2水利工程设计中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2.1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有助于改善和保护自然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防止水害,其基本功能是改善自然环境,如除涝、防洪,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另外,水利工程项目可以调节水库,改善下游水质等优点。水利工程建设将有助于改善水资源分配,满足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需求,同时,水资源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如果在水资源分配过程中,忽视自然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引发环境问题。水利工程对环境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方面的影响,如河道断流、土地退化、下游绿洲消失、湖泊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甚至会导致下游环境恶化。工程的施工同样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影响。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

2.2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需求

从环境需求的角度分析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防洪的需要。兴建防洪工程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的保障,这是构建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目的。从环境的角度分析,洪水是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保障,如河流下游的河谷生态、新疆的荒漠生态的等,它都需要定期的洪水泛滥以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在兴建水利工程时必须要考虑防洪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水资源的开发。水利工程的另一功能是开发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水资源的超负荷利用,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3开发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通过开发土地,以提高其使用率。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根据需求和提法的不同分为移民专业和规划专业。移民专业主要是从环境容量、土地的承受能力以及解决的社会问题方面进行考虑。而规划专业的重点则是从开发技术的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并制定多种可行性方案,择优进行。

3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重点

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最后的实施阶段。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前期的实地考察,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报告书,在报告书中详细介绍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得出可行性实施报告,并概估算出工程的整体造价。初步设计阶段通常是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得出的结论,落实规划设计,并制定多种实施方案,根据工程量以及投资估算,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案以及制定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最后工程实施阶段是根据前期指定的实施对策,明确管理措施以及注意问题,从而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安全、有序的进行。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准设计工作的落脚点,充分考虑问题的两面性,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切不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2)树立优化设计服务理念,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服务社会,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考虑其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牢记服务思想,将工程设计与服务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须以服务社会、造福社会为基本原则,将工程设计与社会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水利工程设计初期就应考虑各种环境问题,并对现行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估。另外,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不仅要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它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是当今社会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鉴于水利事业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必须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构建中可能遇见的各种问题以及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坚持以科学的理念规划设计,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邵蕾.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

[2]史晓新.我国水利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水利技术监督,2016(9).

[3]刘小梅.浅谈城市水利工程规划的特点.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