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教学误区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线性代数教学误区与建议

张锦涛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当前数学教学存在有情境无内容、有内容无学科、情境远离学生水平、情境过长过多等误区。有效创设情境需要情境紧扣教学内容、情境蕴含数学问题、情境基于学生水平、情境要简洁明了。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教育;教学误区;情境教学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如何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师教学的难点。如今运用各种情境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与情境联系起来是新课改下的一大突破。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所要学习的新知,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更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但是我们发现现在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境教学”,其实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而这些误区也引发我们的深深思考。

一、情境创设的误区

1.有情境无内容

这里的情境指的是教学情境,内容指的是教学内容。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情境的创设目的性不够明确,设计的情境与教学目标无关,导致教学中顾此失彼,反而得不偿失,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老师将课堂教学内容及习题练习拷贝到教学软件件中(如PPT),并附上花哨时尚的画面,以此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忽视了所要教导的内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被转移,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2.有内容无学科

案例2:有位教师在教《图形的旋转》时考虑到摩天轮是旋转图形,学生基本都喜欢玩,很多都见过甚至玩过,为了增加趣味性就详细讲了很多关于摩天轮的传说。结果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却忽略了摩天轮中包含的数学知识。

案例分析:图形旋转的学习需要的是抽象思维,摩天轮是一个旋转图形,创设摩天轮传说作为教学情境,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听课乐趣。但是摩天轮传说具有趣味性,却缺少学科性。强调学科性,就要求挖掘学科的内在魅力,利用学科的特征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了趣味性而少了学科性,就会使数学课上得本末倒置,缺乏意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严密的、抽象的过程,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情境的趣味性,更要考虑情境的数学学科本身特质。

3.情境远离学生水平

这里的学生水平指的是学生认知水平。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把数学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起来作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阅历,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案例都是不可取的。

案例3在学习《面积》的时候,有位老师先让学生测量窗户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然后问学生做窗帘要用多少平方米布?开始学生都能测量计算出来,结果问到这个的时候很多学生漏出一脸茫然的神情。

案例分析:窗户的长和宽,这都是学生很容易测量出来,窗户的面积同样也很容易计算,这些其实都是在数学中很常见的实际应用题。但是计算窗帘的实际面积,却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有的学生可能想不到窗帘的面积并不是和窗户的面积相等,不知道窗帘需要留边,就算有的学生知道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但是长多少呢?宽多少呢?这些却是学生无法确定的。而且如果是面积较大的,还需要用两幅窗帘面对拉,在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它是要用于生活的,同时也是要高于生活的,如何在生活之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情境是我们教师一直以来努力探索的问题。

二、有效情境教学的途径

针对上面提出的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四个误区,通过思考提出以下四个改进途径:

1.情境蕴含数学问题

案例2'老师讲《图形的旋转》时,可以稍稍提到摩天轮传说,再结合着传说来讲摩天轮这个旋转图形其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比如摩天轮的对称性、旋转中心是什么、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我们要从情境中找出蕴含的数学问题。相比于案例2,案例2'更侧重的是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学到相应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传说故事本身。在创设情境中要注意带着问题出发,让学生能够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讲过情境之后就将情境抛弃在一边,而是对情境中所蕴含的问题加以研究,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2.情境基于学生水平

案例3'针对案例3在学习面积的时候,老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选择,比如让学生动手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这样修改后的案例3'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同时注意不要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要为了创设情境而去违背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真实存在我们身边的。

3.情境要简洁明了

案例4'针对案例4在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可以利用课间或者体育课时间让学生把数据都收集起来,在课上的时候只需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整理数据就好。

教师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或比赛、生活类比等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节课要有一节课的效率,我们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要把握好时间的控制。不能为了情境需要而花费大量时间,从而不能完成原定的教学目标,忽略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情境创设应当追求简洁明了,合理的控制时间,避免耗时过多却没有效果。对于创设情境过多的要去粗取精,删减不必要的情境,只留下最好的一个;不宜花费太多时间用来创设教学情境,要避免情境庸俗化以及烦琐化。

数学情境教学是当今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更是改变传统数学教学面貌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情境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感受认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境教学不能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不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些都是要舍弃的。创设一个情境,就要依靠情境去吸引学生来参与到学习和探究的全程。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情境,在不断分析与反思中让创设的情境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总之,创设情境没有特定的模式,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对教材的努力钻研和对学生的更多了解,必能创设出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洪玲君.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出路[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6:35-37.

[2]满银天.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