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何辉龙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河南三门峡472500)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更优(P<0.0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35%vs74.41%,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疗效更突出,可进一步优化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早期胃癌;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33-02

胃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已一种消化科恶性疾病,发病率极高,具所有恶性肿瘤之首。胃癌早期患者通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当症状明显患者就诊时大多已为晚期,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治疗时提高胃癌治疗有效性的关键[1]。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早期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5.3±9.2)岁;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5.8±9.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治疗[2],气管插管全麻,取平卧位;建立压力在12~15mmHg之间的人工气腹,将腹腔镜置入其中,手术在腹控镜引导下完成;与双侧腹部的上中部置穿刺管套;将胃周静脉血流阻断,超声刀彻底游离切除大网膜和14、15淋巴结,将第6组淋巴结清除,切断胃网膜静脉、右动脉;充分暴露小网膜、肝门区,切断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同时切断十二指肠,清除肝总动脉干、根部淋巴结,切断结扎胃冠状静脉,将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彻底清除,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

观察组患者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取平卧位;开腹,将病灶充分暴露,仔细观察患者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等信息;行淋巴结清扫术[3]。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以世界卫生组织(WHO)通用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4]为依据,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CR(肿瘤彻底切除,癌细胞活检阴性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SR(肿瘤小1/2以上,癌细胞活检阴性持续时间在1个月及以上)、MR(肿瘤体积缩不足1/2,癌细胞活检阴性持续时间在1个月及以上)、NR(肿瘤体积无变化或变大),治疗总有效率=(CR例数+SR例数+MR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到SPSS20.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患者治疗效果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表

3.讨论

现阶段,临床多使用手术切除淋巴结的方式对本病进行根治,主要包括开腹胃癌根治术和腹腔镜胃癌更根治术两种[5],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安全、创口小、可行性高、侵袭低等优点[6]。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优于接受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41%,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可确保手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减少感染风险,同时创口小,因此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引流量少、胃肠功能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恢复[7]。笔者认为,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术中应严格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遵循手术既定根治范围,减少对瘤体的挤压等。

综上所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期胃癌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对于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8],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佑,臧潞,胡伟国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12):899-902.

[2]麦金妹,刘伟燕,成染兰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康复的比较[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12(4):400,封3.

[3]何永林,郑本波,李峰等.两种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2):1376-1379.

[4]张世奇,刘俊,韩海明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2):79-80.

[5]胡伟国,臧潞,马君俊等.早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对照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12(6):543-546.

[6]余佩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原则与评价[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1):1-5.

[7]师玉海,李一杰.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112-113,115.

[8]胡长松.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