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 1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分析及治疗

沈建中

沈建中(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鞍湖卫生院2240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的自发性气胸,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常需紧急处理,若处理不当,常可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为探索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现将本院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此类患者32例,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9~78岁,其中<50岁4例,50~59岁9例,>60岁19例。有COPD病史10年以上18例,10年以下14例。

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1]。

1.3发病诱因: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者20例占62.5%,用力大便者3例占9.4%,负重者2例占6.3%,无明显诱因7例占21.9%。

1.4临床表现:刺激性咳嗽、胸闷20例,呼吸困难16例,胸痛8例,无症状5例。

1.5气胸类型:32例均为单侧气胸,其中左侧18例,右侧14例;闭合性气胸22例,交通性气胸6例,张力性气胸4例。根据X线胸片结果判断肺压缩程度:<20%6例、20%~50%18例、>50%8例。

1.6误诊情况:有3例误诊COPD急性发作,有2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误诊率15.6%。

2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等对症治疗;同时根据气胸类型和肺压缩程度,给予相应处理。6例肺压缩<20%采取绝对卧床休息一周后肺复张;6例经1~3次胸穿抽气肺复张治愈;10例采取肋间插管行胸腔闭式引流1周左右治愈;6例交通性气胸、4例张力性气胸行持续负压吸引闭式引流1~2周治愈。

3讨论

3.1COPD患者由于长期气道阻塞,使肺内含气量增多,肺泡扩张,形成肺气肿,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扩张的肺泡可进一步融合成肺大泡,胸膜下肺大泡破裂则是形成气胸的病理机制[2]。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临床症状多被掩盖,起病时多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体检时气胸侧与对侧体征缺乏对比性,致使诊断时被误认为原发病的反复或加重,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3.2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

3.2.1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3.2.2症状不典型,胸痛程度不剧烈,可能与老年人痛觉敏感程度下降有关。

3.2.3易被原发病症状所掩盖。COPD患者平常即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喘,当这些症状加重时,误认为COPD急性加重或哮喘发作。由于气胸压迫,平时有效的平喘药物,甚至加大剂量或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也不能缓解呼吸困难,此时应想到有无气胸的可能。

3.2.4体症不典型。气胸典型体征为胸廓饱满,双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清音,呼吸音降低。由于COPD和支气管哮喘均有肺气肿和过度通气征,此时如合并气胸时,单纯依靠医生视触叩听检查很难正确识别,常需要作X线胸透、摄片或CT检查才能确诊。

3.2.5进展快,病情重。由于胸内压力高,支气管痉挛收缩,气道陷闭因而相应通气明显下降,Va/Qc显著改变,产生大量分流,造成显著的低氧血症。CO2进一步潴留,可危及生命,须及早诊断,紧急治疗。

3.2.6部份老年人呼吸困难程度与肺压缩程度不一致。即使肺压缩只有20%左右,也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紫绀,此时易被误认为原发病加重,对于老年COPD病人,如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即使肺萎缩小于20%也应积极治疗,行胸腔穿剌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尤其是张力性气胸[3]。

3.3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要针对病因、病理及防止复发为主要目的进行综合治理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及时进行胸腔穿剌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穿剌方便、简易、并发症少,但对于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气胸或1~3次胸穿抽气无效的气胸,应及早行肋间插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常需持续负压吸引闭式引流。胸腔穿剌或胸腔闭式引流大多可以治愈,但也易复发。为防止复发,胸腔内可注入50%葡萄糖、自体血、20%无菌滑石粉、红霉素、利多卡因等造成无菌性胸膜炎,促使胸膜粘连,避免复发[4]。如果内科治疗无效,对于肺功能尚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应尽早外科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82.

[3]黄绍光.肺内科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1

[4]张爱霞,刘志强.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47例治疗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0,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