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

刘清霞吴莉华(通讯作者)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033)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由76%提升到90%。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是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重要的前提,开展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无陪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方满意度。

【关键词】腕带;新生儿身份识别;品管圈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249-02

新生儿身份识别是诊疗护理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新生儿作为医院患者身份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语言表达及沟通的缺陷只能接受医护人员被动的识别。因此,通过腕带正确识别患儿身份,是医护人员诊疗护理前的重要查对依据,是杜绝发生不良事件的重要手段。

我科于2017年3月—7月开展“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4月住院新生儿152例(QCC活动前)为对照组,其中男84例、女68例,住院3~8d。2017年6月~7月住院新生儿160例(QCC活动为观察组。其中男88例、女72例,住院3~8d。两组新生儿无明显差异,其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组建品管圈2017年3月成立品管圈,设计圈名圈徽。圈名为Angelbaby圈,寓意每个新生儿都是从天而将的天使,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品管圈小组由10人组成,圈员民主选出年资高的护师作为圈长,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

1.2.2确定主题2017年3月全体圈员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及圈员能力进行评分,分值最高的“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成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2.3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由圈员共同制定现状调查表,查检2017年3月~4月对照组152例新生儿,其中115例均正确执行身份识别腕带的使用,占比76%,37例未正确使用腕带,占比24%,见表1。

圈员们头脑风暴,运用通过鱼骨图从人、物、法、环等方面查找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

1.2.4目标设定现状值24%,改善重点值81%,通过对各圈员的实际能力评定,圈能力60%,根据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一(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24%一(24%×81%×60%)=12%

1.2.5实施对策针对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1)加强医护人员对腕带标识制度的学习,提高对腕带标识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医护活动中100%使用双腕带识别患儿身份。(2)选择低敏、防水、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韧性的可调节腕带,其两端有不可逆的一次性搭扣,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3)腕带上注明新生儿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用黑色记号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楚、准确,项目填写齐全,避免漏项、涂改。(4)腕带佩戴松紧适宜,过松易造成腕带脱落,过紧对新生儿造成皮肤受损或循环障碍。掌握正确的腕带佩戴方法,在系手腕带时应以能容下1指为宜,转动腕带时腕带和新生儿皮肤有空隙且不易脱落。(5)佩戴双腕带,手腕、脚踝均可佩戴;如发现一个脱落,立即在双人确认身份下补戴,保障落实双腕带。(6)佩戴方法得当,避免腕带扭曲。(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任何诊疗活动前必须经2名医护人员双人核对身份无误后方可执行。(8)患儿入院、出院时医护人员双人核对,并与患儿家长确认无误后方可佩戴或取下腕带科室质控小组随机抽查,并针对问题持续改进。

1.2.6评价方法对2017年6月—7月对照组160例观察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2.结果

2.1对观察组2017年6月—7月160例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其中144例均正确执行身份识别腕带的使用,占比90%,16例未正确使用新生儿腕带,占比10%,具体见表2。

2.2两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比较对照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115例(76%),观察组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144例(90%)。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0%–24%)/(12%–24%)】×100%=116%,,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10%-24%)/24%】×100%=58%

3.讨论

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既确保新生儿安全,避免对新生儿及其家庭造成伤害,对医院而言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避免了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品管圈活动让医护人员从被动工作者转变成实施管理的主动参与者,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改进,圈员们通过讨论找出了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主要原因,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实施之初即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腕带标识制度进行学习,使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加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落实正确使用腕带的技能和执行力。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每名圈员从自身做起,落实好制定的每项对策使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由76%提升到90%,目标达成率116%,进步率58%。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护士学习科学管理的积极性,在细节上不断改进,持续改进并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韩莉芳.新生儿胸牌、腕带管理缺陷和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30):130-131.

[2]张建芳,叶淑秋,林玉芳.新生儿科患儿身份识别安全管理[J/OL].中外健康文摘,2013(16):(2013-06-21)[2013-11-30].http://www.chinaqking.com/yc/2013/339112.html.

[3]赖月斌.腕带使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339-340.

[4]许晨耘,符林秋,陈克妮,等.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医院护理品管圈活动[J].护理学杂志,2013,28(13):4-6.

[5]柏兴华,臧爽,韩笑.开展品管圈活动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J].护理学杂志,2013,28(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