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2导联、3导联分析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上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分析12导联、3导联分析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上的效果

郭峰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中医医院山东省聊城市广平乡2521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过程中,应用12导联、3导联分析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导联心电图)和观察组(12导联心电图);观察并对比两组检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T段异常情况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房性期前收缩除外),且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测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应用。

【关键词】12导联动态心电图;3导联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均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情况,病情发生对患者健康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对患者作出检测和诊断,就对于其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我们则分别针对12导联、3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临床参考,现将研究详情作出总结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为20-84岁,平均年龄(56.32±2.04)岁,患者中女18例、男22例;观察组40例患者年龄为21-84岁,平均年龄(56.63±2.07)岁,患者中女17例、男23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近(P>0.05),故组间可实施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3导联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检测;即分别将对应仪器的导联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胸前体表、左右锁骨中线、左右侧肋下缘等位置,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两组患者在实施本次监测过程中,均叮嘱其避免剧烈运动而引起监测偏差[1]。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检测效果;包括两组患者的ST段情况,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情况,并按照组别作出整理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统计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ST段异常情况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详细情况见下表1。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由于该类病情发生对患者的威胁表现在多方面,因此我们应该采用相应方法及时对患者作出诊断,进而给予其准确的治疗[2]。动态心电图则是临床医学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产物,本次我们分析12导联、3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ST段异常情况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房性期前收缩除外),且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观察组所用方法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其原因在于:两组方法均能够在相对安静或活动的过程中对患者心脏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同时操作简单且无创伤[3];而观察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进一步增加其导联数,对患者的心电图P波等短暂情况均可进行捕捉,进而获得患者更加全面的心脏动态情况资料,包括其窦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等情况,最终可准确检测患者缺血等异常情况,为临床提供详细参考,这对于患者接受及时准确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

综上所述,12导联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测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应用,以期通过应用充分发挥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价值,及时对患者病情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估,进而给予患者准确治疗,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杨法,苏明兰,李小珠,等.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172-174.

[2]魏彤.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2015,v.35(18):5310-5311.

[3]谢金玉,黄颖.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2017,37(2):340-342.

[4]马慧琴.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分析[J].内科,2017,12(3):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