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促进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以理论促进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

徐立兵

徐立兵

〔摘要〕物理课程重点在于实践运用,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之前首先要有夯实全面的理论作为指导,然后经过自己的感悟思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当中,这就是一个物理基本的学习思路,因此,我们在物理知识的讲授上,最好在实验中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思考每一点理论的用途和用法,同时这种实验又是一种实践,能够使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双向的提升,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这又是物理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当中有效的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理论实践

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针对物理学科“分析———推理———应用———实践”的思维过程,物理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到“适时适度引导,调整掌控方向”,做到让学生“明晰思路,找准思维方向,明确学习目标,深入领悟物理道理”,而后应用于“知识的分析推理和自主探索”。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当中有效的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1理论的夯实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物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特别是其实践性大于其理论性,通过理论的学习来达到实践目的,通过实践来反观理论。针对此特点,教师要首先打好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这有利于物理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化。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首先要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在本文中提到的小组合作,在教学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针对物理学科“分析———推理———应用———实践”的思维过程,物理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到“适时适度引导,调整掌控方向”,做到让学生“明晰思路,找准思维方向,明确学习目标,深入领悟物理道理”,而后应用于“知识的分析推理和自主探索”。教师在课堂中,将学习思路和思维方式以及课程学习提纲教给学生,做到“学习任务目标下放,按照既有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独立自主研究”,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组分配”,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分编成组,进行知识的讨论交流合作,群策群力,开拓思维,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应用之于物理课当中,就是让学生体会从“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和总结归纳,学习前的引导,学习后的总结和建议,由学生自身去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

2实践中检验理论

在物理课堂的实践动手操作实验中,除了运用到基本的物理知识外,更要有效的进行综合运用,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的方法”。物理的实验操作融合理论是具体的操作程序规则在里面,因此在教学中提倡“实验操作的与知识的紧密衔接和及时反馈跟进”,就能加深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形成知识科学体系。

例如有关力的教学中,有三种核心的“力的概念”需要我们去解剖,这就是“相互作用力、重力和摩擦力”。我们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弹簧秤,外加铁块(或磁铁块)等来演示给学生力的相互作用的概念,实验的过程教师需要分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演示,并且每一步的意义要让学生知道,直到实验结束。在演示相互作用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有趣的演示,让磁铁吸引铁块,启发学生思考,铁块是否吸引磁铁呢?然后再设计实验让学生去做。

3自主合作交流有效提升效率

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就是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索与发挥,自主运用知识与寻找答案,特别是在既定的课程框架中,在实际的小组合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最终的答案。物理课程中的光学现象的学习线索,起到了贯穿知识的作用,首先教师要讲解基本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现象,然后将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贯穿与融合,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系统性的融合与分析,自己熟悉课本,进行核心知识的分析与贯通,熟悉课本,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标注与感悟,打造知识网络结构,将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原理等有效融合起来,这些都是在课程预习过程中获得和掌握的东西,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列出提纲来,通过系统性的知识系统构建,进行全面的学习,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例如,教师根据全班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搭配,让动手能力强的带动动手能力差的,同时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达到自主交流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言,给予学习较弱的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分析与思考,这样就可以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构建相互学习的平台。

学习物理要循序渐进,要遵循学习规律,从知识的夯实入手,打牢基本功,然后进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方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的交流与讨论,无论是物理知识还是实验能力,都可以在这个小组内进行,以上谈及了“知识和能力”,先巩固知识,然后提升能力,这是学习物理的一条必由之路,另外探讨一些教学课堂中简便易操作的基本方法,学好知识,同时提高能力,在课堂小组学习中,针对物理这类非记忆性课程,这个方法可谓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当中去推导理论,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并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这种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掌握理论和验证的一种过程,而且教师也完全可以将某节课的物理教学过程融入到实验当中,让学生去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真正能掌握知识并且付之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素质训练方案[J].学苑出版社,2000

2何丰明等.走进探索———中学物理教学创新设计与课例[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刘彬生.创新中学物理实验[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4凌云等.中学物理创新教法[J].学苑出版社,2002.3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县包公学校